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崔玄伯,清河?xùn)|武城人也。少有俊才,號曰冀州神童。拜陽平公侍郎,眾務(wù)修理,處斷無滯。苻堅聞而奇之,征為太子舍人。辭以母疾不就,左遷著作佐郎。太祖征慕容寶,次于常山,玄伯棄郡,東走海濱。太祖素聞其名,遣騎追求。執(zhí)送于軍門,引見與語,悅之。太祖幸鄴及車駕還京師次于恒嶺太祖親登山頂撫尉新民適遇玄伯扶老母登嶺太祖嘉之因詔諸徙人不能自進者給以車牛。遷吏部尚書,而儉約自居,不營產(chǎn)業(yè),家徒四壁;出無車乘,朝晡步上;母年七十,供養(yǎng)無重膳。太祖嘗使人密察,聞而益重之,厚加饋賜。時人亦或譏其過約,而玄伯為之逾甚。太祖常引問古今舊事,王者制度,治世之則。玄伯陳古人制作之體,及明君賢臣,往代廢興之由。未嘗謇諤忤旨,亦不諂諛荀容。及太祖季年,大臣多犯威怒,伯獨無譴者,由于此也。太祖崩,大宗未即位,清河王紹聞人心不安,大出財帛班賜朝士,玄伯獨不受。太宗即位,以不受紹財帛,特賜帛二百匹。詔遣使者巡行郡國,糾察守宰不如法者,令玄伯按之,又詔坐朝堂,決刑獄。太宗以郡國豪右,大為民蠹,乃優(yōu)詔征之。民多戀本,而長吏逼遣。于是輕薄少年,因相扇動,所在聚結(jié)。西河、建興盜賊并起,守宰討之不能禁。太宗乃引玄伯問日:“今犯者已多,不可悉誅,膚欲大以紓之,卿以為何如?”玄伯日:“王者治天下,以安民為本,何能顧小曲直也?夫敖雖非正道,而可以權(quán)行,自秦漢以來,莫不相踵。若其赦而不改者,誅之不晚!碧趶闹。泰常三年夏,玄伯病篤。太宗遣侍中宜都公穆觀就受遺言,更遣侍臣問族,一夜數(shù)返。及卒,下詔痛惜,贈司空,謚文貞公。
(《魏書·崔玄伯傳》,有刪改)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太祖幸鄴/及車駕還京師/次于恒嶺/太祖親登山頂/撫尉新民/適遇玄伯扶老母登嶺/太祖嘉之/因詔諸徙人不能自進者/給以車牛
B.太祖幸鄴/及車駕還京師/次于恒嶺/太祖親登山頂撫尉/新民適遇玄伯扶老母登嶺/太祖嘉之/因詔諸徙人不能自進者/給以車牛
C.太祖幸鄴及車駕/還京師/次于恒嶺/太祖親登山頂/撫尉新民/適遇玄伯扶老母登嶺/太祖嘉之/因詔諸徙人/不能自進者給以車牛
D.太祖幸鄴/及車駕還京師/次于恒嶺/太祖親登山頂撫尉/新民適遇玄伯扶老母登嶺/太祖嘉之/因詔諸徙人/不能自進者給以車牛
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官職調(diào)動可用“遷”,“左遷”指貶官、降職,如“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B.太祖,文中指廟號。廟號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立的名號。
C.古代“郡”和“國”都是諸侯王的封地,所以二者并稱,也用來泛稱地方行政區(qū)域。
D.贈,文中指追贈。古代皇帝常為去世的官員及其父祖追封官爵或榮譽稱號。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崔玄伯學(xué)識淵博。他對古今舊事、帝王制度、治理社會的規(guī)則和古人制禮作樂的本意,以及明君賢臣,歷代興衰的原因都能夠陳述。
B.崔玄伯受人信任。太祖、太宗都有事就向他詢問,叫他巡視各個郡國,糾察不依法度的郡守縣令,還讓他坐在朝堂,決斷刑罰。
C.崔玄伯不貪錢財。太祖逝世時,清河王元紹聽說人心不穩(wěn)就拿出大量財物賞給朝廷官員,但玄伯不接受,太宗即位后為此賞賜了他。
D.崔玄伯生活節(jié)儉。雖然他身居高位,但生活很節(jié)儉,家里沒什么財產(chǎn),出門、上朝都無車子,有人認(rèn)為他過度節(jié)約,而他卻更加節(jié)約。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①太祖征慕容寶,次于常山,玄伯棄郡,東走海濱
②今犯者已多,不可悉誅,朕欲大赦以紓之,卿以為何如?
答案:
9.A “及”的意思是“等到”一般用于句首,排除C;“撫尉新民”為動賓結(jié)構(gòu),前后停頓,排除BD;故選:A。
譯文為:太祖前往鄴城,等到太祖回京城,停駐在恒嶺。太祖親自登上山頂,安撫慰問新歸附的人,恰巧遇上玄伯扶老母登山嶺,太祖嘉許他,于是詔令所有不能自己進見的遷徙民眾,賜給車輛耕牛。
10.C“都是諸侯王的封地”錯誤,古代,“郡”不是諸侯王的封地,“國”在有些朝代是諸侯王的封地。
11.B“叫他巡視各個郡國,糾察不依法度的郡守縣令”錯誤,文中有“詔遣使者巡行郡國,糾察守宰不如法者,令伯按之”的信息,說明他沒有去糾察不依法度的郡守縣令,而是檢查使者的情況。并且讓他“巡視,坐朝
12.
①“征”,征討;“次”,停駐;“東”,向東。
譯文為:太祖征討慕容寶,停駐在常山,玄伯放棄郡城,向東逃到海邊。
②“誅”,殺死;“紓”,赦免;“何如”,怎么樣。
譯文為:現(xiàn)在犯罪的人已經(jīng)很多,不可能全部殺死,我想大赦來赦免他們,你認(rèn)為怎么樣?
參考譯文:
崔玄伯,是清河?xùn)|武城人。年輕時有杰出的才能,被稱為冀州神童。授任陽平公侍郎,處理各種事情有條理,處置沒有拖延的.苻堅聽說后感到驚奇,征召為太子舍人。崔玄伯以母親患病為由推辭不赴任,降為著作佐郎。太祖征討慕容寶,停駐在常山,玄伯放棄郡城,向東逃到海邊。太祖一向聽說他的聲名,派遣騎兵追趕尋求。捉住后送到軍營門前,太祖召見和他談話,非常喜愛他。
太祖前往鄴城,等到太祖回京城,停駐在恒嶺。太祖親自登上山頂,安撫慰問新歸附的人,恰巧遇上玄伯扶老母登山嶺,太祖嘉許他,于是詔令所有不能自己進見的遷徙民眾,賜給車輛耕牛。玄伯升吏部尚書,而他居處節(jié)儉,不經(jīng)營產(chǎn)業(yè),家徒四壁;出門沒有車輛,早晨下午步行上朝;母親七十歲,供養(yǎng)沒有兩份菜肴。太祖曾派人秘密觀察,聽說后更加器重他,厚重地加以饋贈賞賜。當(dāng)時也有人譏諷他過度儉約,而玄伯做得更厲害。
太祖時常召他進宮向他詢問古今舊事,帝王制度,治理社會的規(guī)則。玄伯陳述古人制禮作樂的本意,以及明君賢臣,歷代興衰的原因。不曾直言違背旨意,也不曾阿諛茍且屈從。到了太祖晚年,大臣多有冒犯威嚴(yán)被斥責(zé),唯獨玄伯不遭譴責(zé),就是由于這個緣故。
太祖逝世,太宗沒有即位,清河王元紹聽說人心不穩(wěn),拿出大量錢財布帛賞賜朝廷官員,唯獨玄伯不接受。太宗即位,因不接受元紹的錢財布帛,特地賞賜帛二百匹。下令派遣使者巡視郡國,糾察不依法度的郡守縣令,命令玄伯巡視,又詔令玄伯坐在朝堂,決斷刑罰。太宗認(rèn)為郡國豪強,成為民眾的大禍害,就優(yōu)厚地下詔征召他們。民眾多留戀本土,而官員逼迫遣送這時輕浮的年輕人,因而互相煽動,在各地聚集。西河、建興的盜賊一起鬧事,郡守縣令討伐他們,不能禁止。太宗于是召見玄伯詢問說:“現(xiàn)在犯罪的人已經(jīng)很多,不可能全部殺死,我想大赦來赦免他們,你認(rèn)為怎么樣?”玄伯說:“君王治理天下,以安定民眾為根本,哪能顧及小的是非曲直呢?赦免雖然不是正道,而可以變通施行,從秦漢以來,無不相繼。如果赦免而仍不改正的,再誅殺也不算晚!碧诼爮牧怂慕ㄗh。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1330493.html
相關(guān)閱讀:歐陽修《蘇氏文集序》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顧況《聽角思歸》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李綱《病!房灼街佟逗淌臁烽喿x答案對比賞析
杜牧《送隱者一絕(無媒徑路草蕭蕭)》閱讀練習(x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