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1
.這首詩著眼于表現禪寺后院幽靜、寂靜(
)的環(huán)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現了作者歡悅(
)的心境,主要運用了以動寫靜的手法。
2
.末聯表面上是進一步寫禪院的幽靜,實際上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
.古人評詩常用
“
詩眼
”
的說法,所謂
“
詩眼
”
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兩句中的
“
詩眼
”
分別是那一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4
.詩的頷聯后來簡化為成語
“
曲徑通幽
”
,常被用于題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黃龍洞等,你認為這成語隱含了什么哲理?
5
.詩的最后兩句隱含的一個成語是
,由這兩句,我們很容易想起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王維的詩句
,
。
6
.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
中的
“
深
”
字歷來為人所稱道,請說說你對這個詞的理解。
7
.
“
曲徑通幽處
”
一句,對
“
曲
”
課文注釋為一作
“
竹
”
。紡者選取用
“
曲
”
而不用
“
竹
”
,你答為這兩個詞在表達的意境上有什么區(qū)別?
8
.請對
“
山光悅耳鳥性,潭影空人心
”
從表現的內容上或表達的情感上做點賞析。
9
.下面對詩句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
.起首兩句寫詩人在清晨入破山寺興福寺時,旭日初升,光照樹林。
B
.三、四兩句描繪了禪院美妙的環(huán)境,
“
曲
”“
幽
”“
深
”
等字眼很有表現力。
C
.五、六兩句書寫詩人主觀感受,一個
“
悅
”
字表現作者從中感受到的歡悅,
“
潭影空人心
”
,表現詩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獲得愉悅的內心感受。
D
.這首詩題為
“
題破山寺后禪院
”
,可見
“
破山寺
”
是全詩重點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畫后,立即轉入對
“
破山寺
”
的描述。
10
.
“
萬籟此俱寂
”
和
“
但余鐘磬音
”
中否矛盾,為什么?
11
.這首詩描寫的主要內容是:
12
.對下列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本詩大約作于詩人做縣尉時。詩歌描寫了清晨寺后禪院的清幽脫俗的景致,流露出詩人對仕途生活的向往。
B
.詩題
“
題破山寺后禪院
”
,可知
“
后禪院
”
才是詩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兩句后提過破山寺后,立刻轉入對后禪院的描述。
C
.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
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句。
“
曲徑通幽處
”
引發(fā)人豐富的聯想與思緒,暗示的意義多于寫實的意義。
“
曲
”
、
“
幽
”
、
“
深
”
等字眼表現了禪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靜的環(huán)境。
D
.
“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
兩句更多抒寫詩人的主觀感受。一個
“
悅
”
字表現了作者從中感受到的歡欣。一個
“
空
”
字表現了作者此時此刻心中塵世雜念全消的精神狀態(tài)。
13
.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
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句,請賞析其中的妙處。
14
.
“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
一句妙在何處?
15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中寫天光、山色、澄波不僅使鳥兒歡悅,而且令人雜念頓消的句子是:
,
;描寫佛寺禪院曲徑幽靜、花木掩映的著名詩句是:
,
。
【參考答案】
1
、深幽寂靜
寧靜、空靈
2
、答:末聯表面上是進一步寫禪院的幽靜,實際上是以聲靜來襯寫自己的心靜,抒發(fā)自己萬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3
、答:
“
詩眼
”
分別是
“
悅
”“
空
”
。
“
悅
”
是說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鳥的性情歡悅。
“
空
”
是說潭水清澈,臨潭顧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雜念)消除凈盡。
“
悅
”“
空
”
兩字表現了環(huán)境的幽靜,寫出了人的心情與山光水色相應。(不脫離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4、答:要達到能夠領悟妙道的勝境,先得走過一段曲折的道路。
5
、萬籟俱寂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6
、答:寫出了禪院中花木繁盛的樣子,表現了禪院中幽深安靜的環(huán)境。
7
、答:這兩個詞表達的意境是不相同的,
“
竹
”
,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而
“
曲
”
,形容小路彎彎曲曲,層次很多,景致很深。
8
、答:這里曲徑幽靜,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潭水,不僅讓鳥兒歡悅,而且讓雜念頓消。表現了大自然的美景對人的熏陶作用,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熱愛與陶醉之情。
9
、
D
10
、答:不矛盾。萬物之音響全部消寂,而僅有禪院的鐘表磬之音,裊裊不絕,似乎永恒地吟唱,它使這寂靜的禪院更顯空寂,使用權這肅穆的世界更為莊嚴,使用權一剎那成為了永恒
……
11
、清晨,破山寺后禪院清幽脫俗的景致流露出了詩人頗為濃厚的隱逸情懷。
12
、A
13
、
“
曲徑通幽處
”
引發(fā)人豐富的聯想與思緒,暗示的意義多于寫實的意義。
“
曲
”
、
“
幽
”
、
“
深
”
等字眼表現了禪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靜的環(huán)境。
14
、這兩句更多抒寫詩人的主觀感受。一個
“
悅
”
字表現了作者從中感受到的歡欣。一個
“
空
”
字表現了作者此時此刻心中塵世雜念全消的精神狀態(tài)。
15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33829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