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陳與義《雨》閱讀答案及解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古詩詞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題目。 ( 10 分) 雨 陳與義 ① 蕭蕭十日雨,穩(wěn)送祝融 ② 歸。 燕子經(jīng)夢,梧桐昨暮非。 一涼恩到骨,四壁 ③ 事多違。 袞袞繁華地 ④ ,西風吹客衣。 【注】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題目。(10分)

陳與義①
蕭蕭十日雨,穩(wěn)送祝融②
歸。
燕子經(jīng)夢,梧桐昨暮非。
一涼恩到骨,四壁③
事多違。
袞袞繁華地④
,西風吹客衣。
【注】 ①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人。這首詩作于政和八(1118),當時作者正閑居京城等候授職。②祝融:火神,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窮困。④袞袞:眾多,這里指眾多居高位而無所作為的官吏。繁華地:指京城。
(1)第二聯(lián)兩句詩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認為這首詩寫雨時妙在“若即若離”,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簡述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0.(1)[答案] 秋已來臨,燕子將要南歸,一恍若一夢。梧桐經(jīng)一場雨打,已與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達了自己懷舊、失落的感情。
[解析] 本題屬“評價作品的觀點和態(tài)度”,需在把握詩歌意象的基礎(chǔ)上,分析作者蘊含的深層情感。第二聯(lián)中“燕子”和“梧桐”兩個意象應(yīng)引起重視。秋天就要到了,燕子也該回到南方過冬了,但雨卻阻斷了行程。細膩的感受為作者捕捉,也暗含作者自身的感情。另一形象是“梧桐”,使人很容易想到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梧桐”也成了文學作品中“愁”的象征,雨后梧桐更是不同。作者捕捉這兩個形象的變化,表達了自己的懷舊、失落之意。
(2)[答案] 同意。雖然詩題是“雨”,但作者卻不是正面描寫雨勢、雨景,而是通過寫動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來寫雨,這就給人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本題是對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表達技巧的鑒賞。需深入理解并把握好作品中的相關(guān)信息組織答案。前人的評價實際上是對詩歌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某種鑒賞,如同意這種觀點,應(yīng)答出“若即若離”體現(xiàn)的是側(cè)面描寫,即通過人物的感受來寫。如不同意就從詩中找出相關(guān)內(nèi)容來表述自己的觀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36587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