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歸有光《莊氏二子字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含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題。莊氏有二子。其伯曰文美,予字之曰德實。其仲曰文華,予字之曰德誠。且告之曰:文太美則飾,太華則浮。浮飾相與,敝之極也,今之時則然矣。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巧不如拙,辨不如訥,富不如貧,貴不如賤。欲文之美,等若德之實;欲文之華,莫若德之誠:以文為文,莫若以質(zhì)為文。質(zhì)之所為生文者無盡也。一日節(jié)縮,十日而贏。衣不鮮好,可以常服;食不甘珍,可以常飧。吳在東南隅,古之僻壤。泰伯、仲瑯之至也,予始怪之,而后知圣人之用心也。彼以圣賢之德,神明之?,目睹中原文物之盛,秘而弗施,乃和于俗。若入裸國而顧解其衣,以其民含樸,而不可以漓之也。洎通上國①,始失其故。奔潰放逸,莫之能止。文愈勝,偽愈滋,俗愈漓矣。聞之長老言,洪武間,民不粱肉,閭閻無文采,女至笄而不飾,市不居異貨,宴客者不兼味,室無高垣,茅舍鄰比,強不暴弱。不及二百,其存者有幾也?予少之時所聞所見,今又不知其幾變也!大抵始于城市,而后及于郊外;始于衣冠之家,而后及于城市。人之欲,何所底止?相夸相勝,莫知其已。負(fù)販之徒,道而遇華衣者,目睨視,嘖嘖嘆不已。東鄰之子食美食,西鄰之子從其母而啼。婚姻聘好,酒食晏召,送往迎來,不問家之有無。曰:吾懼為人笑也。文之敝至于是乎?非獨吾吳,天下猶是也。莊氏居吾里中,獨以樸素自好。務(wù)本力業(yè),供役于縣,為王家良民。德實自樹立門戶,而德誠贅王氏,皆以敦厚為人所信愛。此殆流風(fēng)末俗所浸灌而未及者。其可不深自愛惜,以即其所謂實,而勿事于飾;求其所謂誠,而勿事于!禮失而求之野,吾猶有望也。(取材于歸有光《莊氏二子字說》)注:①上國:指文化較為發(fā)達(dá)的中原各國。8、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文太美則飾 文:外在形式B 洪武間,民不粱肉 粱肉:吃精美的食物C 相夸相勝,莫知其已 勝:美好D以即其所謂實,而勿事于飾 事:追求9、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A 莫若德之實 若入前為壽B 質(zhì)之所為生文者無盡也 徘徊于斗牛之間C 以其民含樸,而不可以漓之也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D吾懼為人笑也 若屬皆且為所虜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8分)①負(fù)販之徒,道而遇華衣者,目睨視,嘖嘖嘆不已。譯文: ②禮失而求之野,吾猶有望也。譯文:11、文章借為莊氏二子取字一事展開議論,并將洪武間與當(dāng)今之世的民風(fēng)民俗進(jìn)行對比,主要表達(dá)什么樣的觀點態(tài)度或思想感情?(5分)答案:8. C (勝:爭勝)9.D(A、一為如,動詞,一為你,代詞。B、一助詞,主謂之間,不譯,一為助詞,譯為的。C、一為因為,連詞,一為相當(dāng)于而,并且,連詞。)第Ⅱ卷(123分)四、(31分)10. ①挑擔(dān)子的小販,走在路上遇到穿著華麗的人,就會斜著眼睛看他,嘖嘖贊嘆不停。(4分,大意對給1分,3個關(guān)鍵詞:道:走在路上;睨視:斜著眼睛看;已;停止各占1分,意思對即可))
②禮節(jié)喪失了就到民間去找,我還是抱有希望的。(4分,大意對給1分,3個關(guān)鍵詞:失:喪失;野:民間;望:希望各占1分,意思對即可)11、贊頌莊氏二子不受流俗的影響,保持自己的質(zhì)樸本色,為人處世無愧于其“字”;/對民風(fēng)不古透露出作者深深的嘆惋之意;/表達(dá)了作苕對樸實淳厚的民風(fēng)的期待。(5分,答出一方面給1分,兩方面3分,三方面滿分)【文言文參考譯文】
莊氏有兩個兒子。那個大兒子叫文美,我給他取字為德實。那個二兒子叫文華,我給他取字為德誠。并且告訴他們說:外在形式太漂亮就會夸飾,太華麗就會虛浮。如果虛浮和夸飾相加在一起,弊病就極大啊,現(xiàn)在的社會風(fēng)氣就是這樣。聰明而用于私,不如愚笨而用于公。(從這個意義上說)靈巧不如拙笨,善辯不如言語遲鈍,富有不如貧困,高貴不如低賤。想要外在形式優(yōu)美,不如品德誠實;想要外在形式華麗,不如品德真誠:用外在形式來作裝飾,不如用內(nèi)容來作裝飾。著眼于內(nèi)在修養(yǎng)可以生成無盡的外在形式啊。一天縮減用度,就可以十天寬余。穿衣服不追求新鮮漂亮,就可以經(jīng)常有衣服穿;吃東西不追求甘美,就可以經(jīng)常有飯吃。 吳地在東南一角,是古時候的偏僻之地。泰伯、仲雍到了那里。我起初對此很奇怪,后來才明白了圣人的用意。他們憑著圣賢的品德,圣君后代的身份,目睹了中原文化的繁榮和物產(chǎn)的豐盛,(到了此地之后卻)隱秘在心而不表現(xiàn)出來,反而同當(dāng)?shù)仫L(fēng)俗相融。好比進(jìn)入了裸身之國就特意脫掉自己的衣服,因為當(dāng)?shù)氐拿癖娦膽奄|(zhì)樸,所以不可以使風(fēng)俗變壞了。自從這個地方與中原各國交往,才失去舊有的民風(fēng)。古風(fēng)崩潰,百姓放縱,沒有什么能夠制止。外在裝飾越華美,虛偽越滋長,風(fēng)俗越敗壞啊。
聽長輩們說,洪武間,百姓不吃精細(xì)的食物,居民住家不裝飾,女孩子到了成也不修飾打扮,市場上不囤積奇貨,宴請客人不吃兩樣菜,屋室沒有高墻,茅屋彼此相鄰,強者不欺凌弱者。不到二百,那存留下來的(民風(fēng))有多少呢?我少的時候聽到的、看到的,現(xiàn)在又不知道變了多少。ㄟ@種變化)大概是從城市開始,然后影響到郊外;從有身份有名望的人家開始,然后才影響到城市的。人有欲望,哪里是盡頭呢?大家都彼此夸耀,相互爭勝,不知停止。挑擔(dān)子的小販,走在路上遇到穿著華麗的人,就會斜著眼睛看他,嘖嘖贊嘆不已。東家的孩子吃美食,西家的孩子就會追著母親哭鬧。結(jié)婚出嫁下聘禮,用美酒宴請賓客,餞行接風(fēng),不問家里是不是有足夠的財力。說:(如果太簡陋)我害怕被別人取笑。追求外在形式的害處到了這種程度了嗎?不僅僅我們吳地,全天下都是這樣啊。 莊氏居住在我們村里,獨自憑借樸素而自我完善。致力于根本而盡力本職,在縣里供職,是國家的良民。德實自己建立門戶,德誠入贅王家,(他們)都因為人敦厚而被人們信賴喜愛。這大概是流行的不良風(fēng)俗還沒有影響到他們吧。他們怎能不深深地自我愛惜,來達(dá)到他字中的“實”,而不去追求外在裝飾;追求他字中的“誠”,而不去追求浮華呢?禮節(jié)喪失了就到民間去尋找,我還是抱有希望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368424.html

相關(guān)閱讀:施閏章《游九華記》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李清照《添字采桑子?芭蕉》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岑參《夜過盤石隔河望永樂寄閨中效齊梁體》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宋方壺《【中呂】山坡羊?道情》閱讀及答案
賀鑄《釣魚船(綠凈春深好染衣)》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