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明史?鄭賜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鄭賜,字彥嘉,建寧人。洪武十八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時天下郡邑吏多坐罪謫戍,賜嘗奉命于龍江編次行伍。方暑,諸囚憊甚。賜脫其械,俾僦舍止息,周其飲食,病者與醫(yī)藥,多所全活。秩滿當(dāng)遷,湖廣布政司參議闕,命賜與檢討吳文為之。二人協(xié)心劃弊,民以寧輯,苗、獠畏懷。母喪,去。服除,改北平參議,事成祖甚謹。復(fù)坐累謫戍安東屯。及惠帝即位,成祖及楚王楨皆舉賜為長史。不許,召為工部尚書。燕兵起,督河南軍扼燕。成祖入京師,李景隆訐賜罪亞齊、黃。逮至,帝曰:“吾于汝何如,乃相背耶?”賜曰:“盡臣職耳!钡坌︶屩,授刑部尚書。永樂元,劾都督孫岳擅毀太祖所建寺,詔安置海南。岳,建文時守鳳陽,嘗毀寺材,修戰(zhàn)艦以御燕軍,燕知其有備,取他道南下,故賜劾之。二劾李景隆陰養(yǎng)亡命,謀不軌。又與陳瑛同劾耿炳文僭侈,炳文自經(jīng)死。皆揣帝意所惡者。祁陽教諭康孔高朝京師還,枉道省母,會母疾,留侍九閱月不行。賜請逮問孔高,罪當(dāng)杖。帝曰:“母子暌數(shù),一旦相見難遽舍,況有疾,可矜也。”命復(fù)其官。三秋,代李至剛為禮部尚書。四正月,西域貢佛舍利,賜因請釋囚。帝曰:“梁武、元順溺佛教,有罪者不刑,紀綱大壞,此豈可效!”是六月朔,日當(dāng)食,陰云不見,賜請賀。不許。賜言“宋盛時嘗行之!钡墼唬骸疤煜麓笠,京師不見,如天下見之何?”卒不許。賜為人頗和厚,然不識大體,帝意輕之。為同官趙?所間,六六月憂悸卒。帝疑其自盡。楊士奇曰:“賜有疾數(shù)日,惶懼不敢求退。昨立右順門,力不支仆地,口鼻有噓無吸!闭Z未竟,帝曰:“微汝言,幾誤疑賜。賜固善人,才短耳。”命予葬祭。洪熙元贈太子少保,謚文安。(選自《明史·列傳第三十九》,有刪改)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景隆訐賜罪亞齊、黃 訐:攻擊
B.枉道省母 枉:曲繞
C.梁武、元順溺佛教 溺:沉溺
D.帝意輕之 輕:輕佻,輕浮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鄭賜“不識大體”的一組是(3分)
①母喪,去 ②吾于汝何如,乃相背耶
③賜請逮問孔高,罪當(dāng)杖 ④西域貢佛舍利,賜因請釋囚
⑤賜言:“宋盛時嘗行之! ⑥賜有疾數(shù)日,惶懼不敢求退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鄭賜為人和厚。在安排因罪被貶戍邊的人員過程中,鄭賜給他們卸去刑具,讓他們在租來的房屋中休息,周濟他們飲食,病者問醫(yī)問藥,使很多人活了下來。
B.鄭賜做地方官小有成績,很得民心。湖廣布政司參議一職空缺,朝廷命鄭賜擔(dān)任,他傾力除弊,百姓得以安居,苗、僚部族也心懷敬服。
C.鄭賜做事喜歡揣摩皇帝心思。鄭賜先彈劾孫岳擅自損毀太祖修建的寺廟,后彈劾李景隆暗中收養(yǎng)亡命之徒,圖謀不軌,又與陳瑛彈劾耿炳文超越本分。
D.鄭賜遇事膽小,憂悸而死。他被同僚趙?離間,病了多天,心里害怕而不敢要求退下,站在右順門,因力不支倒地而亡。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母子暌數(shù),一旦相見難遽舍,況有疾,可矜也。(2) 帝曰:“微汝言,幾誤疑賜。賜固善人,才短耳!贝鸢福4.D 5.B 6.B

7.(1)母子分別數(shù),一旦相見難以馬上分離,何況母親又有病,值得同情。(關(guān)鍵詞“睽”“遽”“矜”的翻譯各1分,句意通暢2分)

(2)皇上說:“沒有你的話,朕幾乎錯誤地懷疑了鄭賜,鄭賜固然是好人,只是才能不足罷了!保P(guān)鍵詞“微”“固”“短”的翻譯各1分,句意通暢2分)

文言譯文:

鄭賜,字彥嘉,建寧人。洪武十八進士。任命為監(jiān)察御史。當(dāng)時天下郡邑的輔吏大多是因為有罪被貶充軍的,鄭賜曾經(jīng)奉命在龍江整編軍隊。正是夏天炎熱的時候,囚徒十分疲憊。鄭賜解開他們的刑具,讓他們進入房間休息,給他們周全的食物和飲水,生病的人給與醫(yī)藥,很多人得以存活。任期滿了應(yīng)當(dāng)升遷,湖廣布政司參議空缺,任命鄭賜和檢討吳文任此官職。二人同心協(xié)力,去除弊端,民眾得以安定和睦,少數(shù)民族對他們敬畏和感激。母親去世服喪,離職。服滿后,改任北平參議,服侍成祖(當(dāng)時是燕王)很嚴謹。后來被別人連累充軍安東屯。等到惠帝即位,燕王朱棣及楚王朱楨都舉薦鄭賜為長史。建文帝不許,召回朝庭為工部尚書。燕王起兵“靖難”,鄭賜河南督軍抵抗燕兵。成祖攻入南京,李景隆揭發(fā)鄭賜的罪不亞于齊泰、黃子澄。抓到成祖面前,成祖說:“我對你怎么樣,為什么背叛我?” 鄭賜說:“盡我做為臣子的職責(zé)!背勺嫘χ尫帕怂嗡麨樾滩可袝。

永樂元,彈劾都督孫岳擅自毀壞太祖所建的寺廟,下詣貶孫岳去海南。孫岳,建文時防守鳳陽,曾經(jīng)拆寺院的木材,修戰(zhàn)艦來防御燕軍,燕王知道他有了防備,從其他的道路南下,所鄭賜弱劾他。永樂二彈劾李景隆私下豢養(yǎng)死士,圖謀不軌。又與陳瑛共同彈劾耿炳文超越本分,奢侈過度,炳文上吊自殺。這些都是揣摩成祖的心意所厭惡的人。祁陽教諭康孔高到京師晉見皇帝后回任所,繞道看望母親。恰逢母親生病,留下侍奉母親,九個月沒有到任。鄭賜請求逮捕審問康孔高,處以杖刑之罪。明成祖說:“母子分別幾,一旦相見難以立即離開,何況母親有病,值得同情啊。”下詔恢復(fù)了他的官職。

永樂三秋天,代替李至剛為禮部尚書。四正月,西域進貢佛舍利,鄭賜因此請求釋放囚犯;实壅f:“梁武、元順沉溺于佛教,有罪的人不處罰,法紀受到很大的破壞,這哪是能效仿的!”當(dāng)六月初,應(yīng)發(fā)生日食,但天上連塊陰云也沒有,鄭賜請求慶賀;实鄄辉S。鄭賜說:“宋朝興盛時曾經(jīng)這么做過!被实壅f:“天下太大了,京城不出現(xiàn)日食,天下哪兒都沒出現(xiàn)嗎?”終于沒有同意。

鄭賜為人很和順忠厚,但是不識大體,明成祖心中輕視他。鄭賜被同朝為官的趙?離間,永樂六六月因為憂慮害怕而死。明成祖疑心他自殺。楊士奇說:“鄭賜生病已經(jīng)幾天了,內(nèi)心恐懼害怕而不敢請假。昨天站在右順門,因體力不能支持倒在地上,口鼻中只有出氣沒有吸氣。”話未說完,明成祖說:“沒有你的話,我差一點兒錯誤地懷疑鄭賜。鄭賜確實是一個善良的人,只是才能差一些!毕铝盥裨峒漓。鄭賜在洪熙元被追贈為太子少保,謚號文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371696.html

相關(guān)閱讀: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蘇軾《東欄梨花》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喬吉《【雙調(diào)】水仙子?重觀瀑布》閱讀及答案
汪琬《張赫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蔣士銓《歲暮到家》閱讀練習(x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