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兩小題。(
5
分)
夜書所見
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
1
)詩歌前兩句中“送”、“動”字用得很巧妙,說說它們有什么表達效果。(
2
分)
(改編)
(
2
)寫兒童挑燈夜捉促織,與詩人所要抒發(fā)的情感有什么聯(lián)系?(
3
分)(原創(chuàng))
參考答案:
23
.(1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
“
蕭蕭梧葉
”“
秋風
”
本沒有情,寒冷也沒有聲音,但巧用了
“
送
”“
動
”
就化無聲為有聲,使客觀事物也帶上了情感。(2
分)(修辭或手法1
分,具體內(nèi)容分析1
分)
(2
)寫兒童挑燈夜捉促織,表現(xiàn)了兒童歡快的情趣,(1
分)這與詩人悲秋的凄涼之感形成鮮明對比,(1
分)以樂景寫哀情,更突出了詩人遠離家鄉(xiāng)的凄苦心情(1
分)。(共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375994.html
相關閱讀:《鵲橋仙(纖云弄巧)》導學及答案
辛棄疾《卜算子 千古李將軍》閱讀答案
《踏莎行 【清】周之琦》閱讀答案
《九日渡江》閱讀答案
《題薔薇 皮日休》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