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祈雨
唐·李約
桑條無葉土生煙, 簫管迎龍水廟前。
朱門幾處看歌舞, 猶恐春陰咽管弦。
1
、簡析首句“桑條無中土生煙”的作用。(
4
分)
答案:①形象真切地寫出旱情之重;②揭示祈雨的原因(標(biāo)準(zhǔn):形象,早情之重;祈雨,原因各
1
分)
2
、結(jié)合全詩,簡要說明“簫管迎龍”采用的主要藝術(shù)手法?(
2
分)
答案:寫人們又吹又唱祈雨的熱鬧景象,反襯內(nèi)心的焦急(標(biāo)準(zhǔn):反襯,熱鬧、焦急各
1
分)
3
、理解全詩,說說該詩采用什么方法,表達(dá)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
分)
答案:①通過大旱之日的兩種不同生活場面,不同感情對比,②揭露了尖銳的社會階級矛盾,表達(dá)了對農(nóng)人的同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378553.html
相關(guān)閱讀:《漁家 孫承宗》閱讀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獵》《漁家傲》比較閱讀及答案解析
蘇教版《唐詩宋詞選讀》:多情善感的“雨”
《春江晚景 張九齡》閱讀答案及賞析
《長門怨 齊浣》閱讀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