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8.
請簡要分析首聯(lián)的作用。(5
分)
9.
本詩的頷聯(lián)與頸聯(lián)寫景富有特色,請加以分析。(6
分)
參考答案:
8.
首聯(lián)“
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
,起句點“
雨”
,次句點“
暮”
,直切詩題中的“
暮雨”
二字。(1
分)以楚江點“
雨”
,表明詩人正佇立江邊,這就暗切了題中的“
送”
字。(1
分)“
微雨里”
的“
里”
字,既顯示了雨絲纏身之狀,又描繪了一個細雨籠罩的壓抑場面。(1
分)這一聯(lián),淡淡幾筆,便把詩人臨江送別的形象勾勒了出來,同時,為二、三聯(lián)畫面的出現(xiàn),涂上一層灰暗的底色。(2
分)
9.
細雨濕帆,帆濕而重;飛鳥入雨,振翅不速。雖是寫景,但“
遲”
、“
重”
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
深”
和“
遠”
又著意渲染了一種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詩,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畫面。(2
分)從景物狀態(tài)看,有動,有靜;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帆來鳥去為動,但帆重猶不能進,鳥遲似不振翅,這又顯出相對的靜來;海門、浦樹為靜,但海門似有波濤奔流,浦樹可見水霧繚繞,這又顯出相對的動來。(2
分)從畫面設置看,帆行江上,鳥飛空中,顯其廣闊;海門深,浦樹遠,顯其邃邈。整個畫面富有立體感,而且無不籠罩在煙雨薄暮之中,無不染上離愁別緒。(2
分)(本題注意三個點:一是景情關系;二是動靜結合手法;三是表達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408927.html
相關閱讀: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閱讀答案
《好事近?夢中作 秦觀》閱讀答案
《菩薩蠻(郎情秋后蕭疏葉)》閱讀答案
《長安春望》閱讀答案
《題米元暉瀟湘圖二首(其一)》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