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回答問題。(8分)
山寺夜起 江? 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 煙色如云白,流來野寺前! ¢_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 ≌l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 (1)三四兩句中的“煙”有哪些特點?詩人是如何描寫的?(4分) 【答案】文中的“煙”具有潔白、輕盈、飄渺、流動的特點,作者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煙的顏色比喻成云,是因為水氣自身的顏色,還因為水氣是在月光普照襯托之下,更顯出潔白。這不僅體現(xiàn)了煙的潔白的色彩美,同時也突出了煙如云一般縹緲輕盈的動態(tài)美,同時用“流”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煙的被風吹動時千變萬化、飄依無定的姿態(tài)。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作品形象的能力。這里考查的是物象??煙。煙,即霧氣、云氣,詩中有三個句子來表現(xiàn)。第二句重在做鋪墊做映襯,第三句運用比喻,抓住云氣的顏色來寫,第四句寫云氣的動態(tài)。回答時,除了要解釋句意之外,還要回答運用了哪種修辭,刻畫了“煙”怎樣的特點,并與主旨??漂泊在外、思念家鄉(xiāng)保持內在的一致! (1) 結合全詩分析詩人“不眠”的原因。(4分) 【答案】霜天月升,溪流潺潺,溪煙裊裊如云般潔白,自由流淌到野外的山寺前,詩人被這月夜景色打動,勾起無邊的思鄉(xiāng)之愁,于是起身寺外,舉頭望天,心中泛濫起自己背井離鄉(xiāng)、羈旅漂泊的遭遇,思鄉(xiāng)懷親之愁不免更加深摯,所以“不眠”! 窘馕觥勘绢}考查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作者“不眠”的原因明顯集中在文中最后兩句,但題干要求“結合全詩”,故答題時要對文章的整體加以分析說明。回答要點:翻譯最后兩句,概括出失眠原因,寫出詩歌的情感。(二)
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回答問題。(8分)山寺夜起江?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煙色如云白,流來野寺前。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1)三四句中的“煙”有哪些特點?詩人是如何描寫的?(4分)(2)結合全詩分析詩人“不眠”的原因。(4分)答案:
12(1)頷聯(lián)中的“煙”有兩個特點:一是色白(1分),一是具有動態(tài)。(1分)詩人在第三句用比喻(1分)的修辭手法,形容山嵐在月光下呈現(xiàn)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 描寫山嵐之動態(tài)(1分),形象生動。(特點1分,手法1分,各2分)(2)詩人不眠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喜愛山中夜景,(1分)前四句描寫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開門惜夜景”,“惜”字表達了詩人對山中夜景的喜愛(1分);二是思家,(1分)最后兩句中“無家客”“獨”表現(xiàn)出詩人的孤獨和羈旅思家之情。( 1分)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410463.html
相關閱讀: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閱讀練習及答案
《宋史?俞獻卿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明史?張溥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新唐書?李?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明史?羅通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