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盟鷗》閱讀答案鑒賞賞析試題欣賞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詞閱讀及答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水調(diào)歌頭|盟鷗①

辛棄疾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

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fēng)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注:①此詞寫于宋孝宗淳熙九,作者被主和派彈劾落職閑居帶湖之初。

(1)“千丈翠奩開”運(yùn)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帶湖的哪些特點(diǎn)?(3分)

(2)作者借鷗鷺表達(dá)自己的孤獨(dú)之情,請從內(nèi)容上作簡要說明。(4分)

(3)結(jié)合全詞,說說“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3分)

(1)(3分)比喻、夸張。(1分,答出其一即可)表現(xiàn)帶湖寬廣、翠綠、清澈、平靜。(2分,只答出1點(diǎn)不給分)

(2)(4分)作者只能與鷗鷺為伴,表現(xiàn)其落職閑居的孤獨(dú)之情;感嘆鷗鷺不能理解自己舉杯澆愁的情懷,表現(xiàn)其不被理解的孤獨(dú)之情。(每點(diǎn)2分,意思對即可)

(3)(3分)對帶湖的喜愛;對不得志的自我勸慰;不能用世的無奈(落寞)。(每點(diǎn)1分)

辛棄疾詞作鑒賞

  此詞寫于宋孝宗淳熙九(1182),作者被主和派彈劾落職閑居帶湖之初。詞題“盟鷗”,是活用《列子。黃帝》狎鷗鳥不驚的典故,指與鷗鳥約盟為友,永在水國云鄉(xiāng)一起棲隱之意,但讀細(xì)自品味會發(fā)現(xiàn)另有所抒。

  上闋以首句中“甚愛”二字統(tǒng)攝。次句用“千丈翠奩開”之比喻,盛贊帶湖景色之勝,說明“甚愛”原因。放眼千丈寬闊的湖水,宛如打開翠綠色的鏡匣一樣,一片晶瑩清澈。面對如此美景,難怪“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了。這是用夸張寫法來說明“甚愛”程度,句格同杜詩“一日上樹能千回”:閑居無事,拄杖納屨,徜徉湖畔,竟一日而千回。下面寫因愛湖之“甚”,而及湖中之鳥,欲與這結(jié)盟為友??這是用的擬人法!胺参摇比洌菍憣ρ矍苞t鳥之愿:希望既結(jié)盟好之后,就應(yīng)常來常往,不要再相猜疑了。這里“莫相”之“相”,雖然關(guān)系雙方,但實際只表詞人絕無害鳥之心,望鷗鷺盡情棲游,無須擔(dān)驚!蹲髠。僖公九》有這樣記載:“齊盟于蔡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霸~里這幾句格式,當(dāng)為《左傳》辭句套用,純是散文句法。

  “白鶴”二句,是寫對眼前鷗鳥之囑:托其試將白鶴也一起邀來。由愛所見之鷗鷺,而兼及未見之白鶴,其“愛”更進(jìn)一層。以上極寫帶湖之美及對帶湖之愛,固然表露了詞人擺脫了官場爾虞我詐的煩惱和明槍暗箭的驚恐以后心情之寧靜,但在這寧靜之中又透露出幾分孤寂與無聊。試想,一個“壯歲旌旗擁萬夫”(作者《鷓鴣天》中語)的沙場將帥,竟然落得終日與鷗鳥為伍,其心境之凄涼,可想而知。妙在詞中表面上卻與“愁”字無涉,全用輕松之筆,這大概就是詞人后來所說的“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丑奴兒》)的手法吧?如此表達(dá)、意境更深一層。

  過片緊承上闋遐想。作者一片赤誠,欲與鷗鳥結(jié)盟為友,然而鷗鳥如何呢?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它們立于水邊蒼苔之上,時而撥動浮萍,時而排開綠藻,對詞人的美意不理不睬。其意何在?從下句“窺魚笑汝癡計”中可以看出。原來他們“立蒼苔”,“為有求魚心,不是戀湖水”,與詞人“同居而異夢”。專心“窺魚,伺機(jī)而啄在詞人看來,只是一種”癡計“,對此,他當(dāng)然只能付之一”笑“了。這”笑“,既是對鷗鳥”何時忘卻營營“的諷笑,也是嘆自己竟無與無友。”多情卻被無情惱“的苦笑?磥,鷗鳥亦并非詞人知已,并不懂得詞人離開官場之后此時的情懷,所以他悵然發(fā)出了”不解舉吾懷“之嘆。盟友縱在身旁,孤寂之心依舊,無人能釋分毫?梢,詞人所舉之杯,哪里能為永結(jié)盟好作賀,只能澆胸中塊壘罷了。雖然人們常說”舉杯澆愁愁更愁“,但詞人并沒有被愁所壓倒。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fēng)此夜”,他從自己新居的今昔變化中,似乎悟出了社會滄桑和個人沉浮的哲理??“人世幾歡哀”。詞人本是心情郁悶,卻故作看破紅塵、世態(tài)炎良。變得益發(fā)曠達(dá)開朗,因而對隱居之所帶湖也更加喜愛了!皷|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币骶镁娱L棲之計了。詞到此處完篇,對開首恰成回應(yīng)。

  如果說上闋旨意全在不寫之中寫出,那么下闋則就是在委婉之中抒發(fā)了。然而其語愈緩,其愈切,感情愈發(fā)強(qiáng)烈,較上闋又進(jìn)一層。天地之大,知已何在?孑然一身,情何以堪!雖有帶湖美景,但縱是盟鷗,也不解已意,作者心緒可知了。可見,這首詞表面是寫優(yōu)游之趣,閑適之情;分明是抒被迫隱居、不能用世的落寞之嘆,孤憤之慨。清代劉熙載《藝概。詞曲概》云:“詞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細(xì)玩稼軒此作,確有“不言言之”之妙。

評析

  此詞作于淳熙九,稼軒被彈劾落職閑居帶湖之初。詞題"盟鷗",是活用《列子?黃帝》狎鷗鳥不驚的典故,指與鷗鳥約盟為友,永在水國云鄉(xiāng)一起棲隱之意,但實際所寫并非閑適情趣。

  上闋極寫帶湖之美及對帶湖之愛,表達(dá)了詞人擺脫官場后的寧靜心情,但寧靜中又流露幾分孤寂,試想曾"壯歲旌旗擁萬夫"的沙場將帥,如今卻只能終日與鷗鳥為伍,其心境之凄涼可想而知。妙在詞中表面卻與"愁"字無涉,全用輕松之筆出之,正是"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下闋看似娓娓抒懷,然而其語愈緩,其意愈切,天地之在,知音而在?情何以堪!

  清劉熙載《藝概?詞曲概》云:"詞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細(xì)玩此作,確有"不言言之"之妙。

補(bǔ)充資料

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白日射金闕》宋詞鑒賞

水調(diào)歌頭

  湯朝美司諫見和,用韻為謝  

  辛棄疾  

  白日射金闕,虎豹九關(guān)開。見君諫疏頻上,談笑挽天回。千古忠肝義膽,萬里蠻煙瘴雨,往事莫驚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邊來。笑吾廬,門掩草,徑封苔。未應(yīng)兩手無用,要把蟹螯杯。說劍論詩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頗堪哀。白發(fā)寧有種,一一醒時栽。

  這首詞,是辛棄疾寫給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湯朝美的。湯朝美,名邦彥,南宋孝宗時曾任左司諫,敢于指責(zé)朝政,發(fā)表抗戰(zhàn)言論,被貶居新州(今廣東新興),后來調(diào)到江西信州。他曾和過辛棄疾的詞《水調(diào)歌頭?盟鷗》。辛又用原韻寫此詞作為答謝。在詞中,作者鼓勵他要保持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而對比自己目前被迫隱居、志不得伸的處境,感到極大的憤懣。

  詞的上片,是寫湯朝美的為人。作者懷著烈火般的熱情,高度評價湯朝美敢作敢為的精神。開篇:“白日射金闕,虎豹九關(guān)開!辟潛P(yáng)他堂堂正正地把“諫諍之箭”,對著帝王居住的地方射去;哪怕是有虎豹把守的九道門,也敢于沖破而入,終于使皇帝聽到了他的政見。“見君諫疏頻上,談笑挽天回!闭f湯朝美屢次向皇上進(jìn)諫,從不計較個人安危,不怕?lián)L(fēng)險,而以匡時救弊為己任。這一副“忠肝義膽”是能夠流傳千古的,可惜的是,這樣的人物卻遭到貶謫,到“萬里蠻煙瘴雨”的地方去受苦。末了,用東晉謝安的話:“政恐不免耳”,說湯朝美不免要做官,將要被起用。好消息將要從皇帝身邊傳來。

  下片則是談?wù)撛~人自己的事情了。“笑吾廬,門掩草,徑封苔。”過片用一個“笑”字,表明作者對自己的處境,只有付之一笑。笑什么呢?門前長滿荒草,小道也長滿苔蘚,真是“門前冷落車馬稀”,徹底被世人拋棄了!皟墒譄o用”,只能把著“蟹螯杯”,借酒消愁,打發(fā)日子。于是,只有“說劍”、“論詩”、“醉舞”、“狂歌”。他認(rèn)為這樣做,是“頗堪哀”的。人在憂愁中度日,“白發(fā)寧有種,一一醒時栽”!

  這首詞充滿悲憤之情,作者胸懷坦率披露,言辭毫無顧忌,是詞人對黑暗腐敗的南宋政權(quán)的揭露與抗議!

  歷來人們把蘇、辛并列,稱為豪放派的代表。但辛詞作風(fēng)是外向的,抗?fàn)幮愿鼜?qiáng)烈;蘇詞作風(fēng)卻是內(nèi)向的,比較溫良恭儉讓。例如熙寧九蘇軾被貶官后寫的《水調(diào)歌頭》,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睂ΜF(xiàn)實他采取了一種忍讓態(tài)度,至多也只是發(fā)出一些比較微弱的慨嘆:“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同辛棄疾的這首《水調(diào)歌頭》相比,迥然各異。蘇軾是一個具有典型士大夫氣質(zhì)的文人,而辛棄疾卻是一位具有文人才氣的斗士。ㄙR新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414431.html

相關(guān)閱讀:晏幾道《思遠(yuǎn)人?紅葉黃花秋意晚》閱讀答案附賞析
孟浩然《宿建德江》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古詩鑒賞“送人歸京師”閱讀試題及答案
中考必考古詩詞中典故出處、古義、詩中義、表達(dá)感情
“柄柄芰荷枯,葉葉梧桐墜”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