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也。髫齔喪父,事母以孝聞。十二,魏廣平王贊辟開府參軍事。后丁母憂,居喪骨立。趙郡王睿舉德行,稱疾不就。和士開亦重其名,將諷朝廷,擢為國子祭酒。士謙知而固辭,得免。李氏宗黨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會極歡,無不沉醉喧亂。嘗集士謙所,盛饌盈前,而先為設黍,謂群從曰:“孔子稱黍為五谷之長,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違乎?”少長肅然,退而相謂曰:“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士謙家富于財,躬處節(jié)儉,每以振施為務。州里有喪事不辦者,士謙輒奔走赴之,隨乏供濟。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愧懼,更相推讓,卒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謙牽置涼處飼之,過于本主。望見盜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嘗執(zhí)盜粟者,士謙慰諭之曰:“窮困所致,義無相責。”遽令放之。其后出粟數(shù)千石,以貸鄉(xiāng)人,值谷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士謙曰:“吾家余粟,本圖振贍,豈求利哉!”于是悉召債家,為設酒食,對之燔契,曰:“債了矣,幸勿為念也。”各令罷去。明大熟,債家爭來償謙,謙拒之,一無所受。他又大饑,多有死者,士謙罄竭家資,為之糜粥,賴以全活者將萬計。收埋骸骨,所見無遺。至春,又出糧種,分給貧乏。趙郡農民德之,撫其子孫曰:“此乃李參軍遺惠也!被蛑^士謙曰:“子多陰德!笔恐t曰:“所謂陰德者何?猶耳鳴,己獨聞之,人無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陰德之有!”開皇八,終于家,時六十六。趙郡士女聞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參軍死乎!”會葬者萬余人。鄉(xiāng)人條其行狀,詣尚書省請先生之謚,事寢不行,遂相與樹碑于墓。 (選自《隋書•隱逸傳》)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將諷朝廷諷:勸說。B.方覺吾徒之不德也德:道德高尚。C.士謙罄竭家資罄:盡D.會葬者萬余人會:恰好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士謙樂善好施的一組是( )(3分)①盛饌盈前,而先為設黍②士謙家富于財,躬處節(jié)儉③士謙輒奔走赴之,隨乏供濟④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⑤吾家余粟,本圖振贍⑥債家爭來償謙,謙拒之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李士謙侍奉母親以孝聞名,后來母親去世,服喪時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來)趙郡王睿以德行舉薦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B.李士謙遵循孔子、荀子重黍稷的習俗,每逢社日先擺上黍米飯。前來聚會的親朋從士謙身上看到了君子的德行,自愧不如。C.李士謙雖家境殷實,但厲行節(jié)儉,在鄉(xiāng)里扶危救困,甚至對待有過失的人他也極盡體恤之心。D.李士謙為人處世多積陰德。他把陰德比作耳鳴,意思是陰德只能心知,不足為外人道也,這反映了他高尚的道德風范。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⑴其家僮嘗執(zhí)盜粟者,士謙慰諭之曰:“窮困所致,義無相責!卞崃罘胖。(5分)譯文: ⑵鄉(xiāng)人條其行狀,詣尚書省請先生之謚,事寢不行,遂相與樹碑于墓。(5分)譯文: 答案:4.D(會:聚合) 5.C(①句是贊頌李士謙遵循古人的遺風,②句是說李士謙躬行節(jié)儉。) 6.B(每到社祭日,李氏家族一定舉行大宴,竭盡歡樂。曾經有一次在士謙住所聚會,面前滿是豐盛的食物,士謙卻先為堂房親屬擺出了黃米)7.(10分)⑴他的家僮曾經抓住偷他家糧食的人,士謙寬慰那人說:“窮困致使你這樣,從道理上講不應該責備你!瘪R上(就)叫家僮放了小偷。(給分點:“執(zhí)”“ 慰諭”“ 義”“ 相”“ 遽”5分)⑵同鄉(xiāng)人整理了他的事跡,到尚書省請求先生的謚號,事情被擱置不予理會,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樹立了石碑。(給分點:“條”“ 行狀”“ 詣”“ 寢”“ 于”5分)參考譯文: 李士謙,字子約,是趙郡平棘人。幼喪父,因侍奉母親孝順而聞名。十二歲時,北魏廣平王元贊征召為開府參軍事。后來母親去世,服喪時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來)趙郡王高睿以德行科舉薦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和士開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勸說朝廷把他提拔為國子祭酒。士謙知道后,竭力推辭,得以作罷。李家是豪門旺族,每到春秋兩個社祭日,一定舉行大宴,竭盡歡樂,人人大醉,喧鬧不堪。曾經有一次在士謙住所聚會,面前滿是豐盛的食物,士謙卻先為堂房親屬擺出了黃米,對眾人說:“孔子稱黃米為五谷之長,荀卿也說吃東西先吃黃米、小米,古人所崇尚的東西,難道能違背嗎?”老少都嚴肅起來,退席后相互說:“見到君子以后,才發(fā)現(xiàn)我們這些人的道德不夠高尚!笔恐t家里財富很多,對待自身很節(jié)儉,常常致力于救濟施舍,家鄉(xiāng)有無力辦喪事的人家,士謙就趕過去,缺多少供應多少。有兄弟間分財產不均,以致互相訴訟的,士謙聽說后,就拿出自己的財產,補給分得少的,使他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慚愧恐懼,相互推讓,終于成了善人。有一次別人的牛闖進他家田里去,士謙把它牽到蔭涼處飼養(yǎng),比主人飼養(yǎng)得還好。望見有人偷割他家的莊稼,他就不出聲地躲開。他家的僮仆曾經捉住偷他糧食的人,士謙安慰那人說:“窮困使你這樣,再沒有責怪你的道理!苯腥笋R上將其放了。后來李士謙拿出幾千石糧食借貸給同鄉(xiāng)人,正趕上收成不好,借貸人家無法償還,都來表示道歉。士謙說:“我家的余糧,本來就是打算救濟用的,哪里是為求利的呢!”于是叫來所有的借債人,為他們擺設酒食,當著大家燒了借契,說:“債了結啦,請不要放在心上了!弊尨蠹曳判碾x開。第二大豐收,借債人家爭著來償還,士謙拒絕了,一點也沒收下。到春天,又拿出糧種,分給貧窮人家。趙郡的農民感激他,撫摩自己的子孫說:“這是李參軍留下來的恩惠啊。”有人對李士謙說:“您的陰德多。”士謙說:“所謂陰德是什么?就像耳鳴,只有自己聽到,別人都不知道。現(xiàn)在我所做的,您都知道了,哪里算什么陰德!”開皇八,士謙死在家中,當時六十六歲。趙郡的男男女女聽說了,無不流著淚說:“我們這些人不死,反而讓李參軍死了!”參加葬禮的有一萬多人,同鄉(xiāng)人整理了他的事跡,到尚書省請求先生的謚號。事情后來被擱置不提,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樹了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ci/427461.html
相關閱讀:王禹?《待漏院記》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醉翁亭記》《岳陽樓記》閱讀答案
《活板》片段閱讀答案
《宋史?張根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史記《高祖本紀》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