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一首清詩,回答問題。
紙鳶
袁枚
紙鳶風骨假棱?,躡慣青云自覺能。
一日風停落泥滓,低飛還不及蒼蠅。
作者簡介:
袁枚少有才名,擅長寫詩文,乾隆四(1739)24歲參加朝廷科考,試題是《賦得因風想玉珂》,詩中有“聲疑來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總裁們以為“語涉不莊,將置之孫山”,幸得當時大司寇(刑部尚書)尹繼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得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1742)外調做官,曾任沭陽、江寧、上元等地知縣,推行法制,不避權貴,頗有政績,很得當時總督尹繼善的賞識。三十三歲父親亡故,辭官養(yǎng)母,在江寧(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筑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好友錢寶意作詩頌贊他:“過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領取十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應。”他亦作一幅對聯(lián):“不作高官,非無福命?緣懶;難成仙佛,愛讀詩書又戀花。”自此,他在隨園過了近50的閑適生活,他在給友人程晉芳的信中說:“我輩身逢盛世,非有大怪癖、大妄誕,當不受文人之厄。”袁枚晚游歷南方諸名山,與詩友交往。生平喜稱人善、獎掖士類,提倡婦女文學,廣收女弟子,為當時詩壇所宗。袁枚與趙翼、張問陶(船山)并稱乾嘉性靈派三大家。為“清代駢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筆又與大學士直隸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
1.《紙鳶》是一首
2.詩人還曾寫過一首《憎蠅》詩,詩中寫道:“深秋丑扇尚紛紛,偶據(jù)高柯自道真。枵腹可曾餐墨水?惡聲偏欲擾詩人。神昏不復追風驥,暑退能留幾日身?辜負天教生羽翼,枉鉆窗紙費精神!笨墒窃诒驹娭袇s又說“紙鳶”“一日風停落泥滓,低飛還不及蒼蠅”,這樣寫自相矛盾嗎?為什么?請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詠物詩(答托物言志亦可),詩中處處筆筆似乎都在寫“紙鳶”,其實,“紙鳶”正是詩人所鄙夷的:正是那些憑借權勢權貴而得到了很高的地位,“一闊臉就變”,還自鳴得意,飛揚跋扈,顯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勢利小人。
2.不矛盾。在《憎蠅》一詩中的蒼蠅不管怎么說也還“天教生羽翼”,在詩中詩人也預言著這些人好景不長。如果說《憎蠅》中的“蒼蠅”已經(jīng)叫人厭惡,叫人鄙視,那么在《紙鳶》中,作者說掉到了地上紙鳶還趕不上蒼蠅,那意思是很明白的,是在說“紙鳶”式“人物”就尤為叫人厭惡鄙視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446471.html
相關閱讀:王昌齡《從軍行》閱讀練習及答案
許渾《旅夜懷遠客》閱讀練習及答案
韓愈《諱辯》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蘇拭《上梅直講書》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白樸《【中呂】陽春曲?知幾》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