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一首清詩,回答問題。
塞下曲
顧炎武
趙信城邊雪化塵,紇干山下雀呼春。
即今三月鶯花滿,長作江南夢里人。
1.詩的前兩句,均為寫景,寫的又都不是眼前之景色,所以屬于
2.汪瑞在《明三十家詩選》中評價這首詩時說:“黍離麥秀之悲,淵深樸茂!庇纱丝梢,這首詩表面上看是在寫思婦只苦,實際上卻別有所托。請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的賞析。
參考答案
1.虛寫。詩人不過就是用不在眼前的“趙信城”、“紇干山”已經(jīng)是“雪化塵”、“雀呼春”,來寫邊塞已春歸,更何況此刻江南春意早盎然。
2.古語有“春女思,秋士悲”,丘遲在他的《與陳伯之書》中也寫過:“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痹谶@樣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春閨之人自然更加盼望著戍邊的丈夫歸來了。詩的尾句寫得似乎很平淡其實蘊涵著極度的悲愴,不由得使人想到了唐代的陳陶的《隴西行》中名句:“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逼鋵嵾@還只是詩的表意。作為一個愛國志士的顧炎武是無時無刻不在希望故國復(fù)興的,這恰如思婦懷念自己的丈夫一樣,自然界的春天降臨是未能為思婦帶來一絲慰藉的,因為想起戍邊的丈夫已然成了白骨,因為詩人懷戀的故國也早在思念之前實實在在地滅亡了,所以這“夢里人”就并非是所謂的夢中的心上人了,兼含著的是詩人魂牽夢縈的朱明王朝了。因此此詩寄寓著的是詩人的亡國之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446478.html
相關(guān)閱讀:張孝祥《水調(diào)歌頭?過岳陽樓作》閱讀及答案
楊萬里《過楊村》閱讀練習及答案
朱熹《泛舟(昨夜江邊春水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吳承恩《舟行》閱讀練習及答案
雍陶《塞路初晴》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