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李通,字次元,南陽宛人也。世以貸殖著姓。父守,身長九尺,容貌絕異,為人嚴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劉歆,好星歷讖記,為王莽宗卿師。通亦為五威將軍從事,出補巫丞,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聞守說讖云“劉氏復興,李氏為輔”,私常懷之。且居家富逸,為閭里雄,以此不樂為吏,乃自免歸。 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陽騷動,通從弟軼,亦素好事,乃共計曰:“今四方擾亂,新室且亡,漢當更興。南陽宗室,獨劉伯升兄弟泛愛容眾,可與謀大事!睍馕浔芾粼谕,通聞之,即遣軼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及相見,共語移日,握手極歡。通因具言讖文事,光武初殊不意,未敢當之。時守在長安,光武乃微觀通曰:“即如此,當如宗卿師何?”通曰:“已自有度矣。”因復備言其計。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約結,定謀議,期以材官都試騎士日,欲劫前隊大夫及屬正,因以號令大眾。乃使光武與軼歸舂陵,舉兵以相應。 更始立,以通為柱國大將軍、輔漢侯。從至長安,更拜為大將軍,封西平王。更始使通持節(jié)還鎮(zhèn)荊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為寧平公主。光武即位,征通為衛(wèi)尉。建武二,封固始侯,拜大司農。帝每征討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師,鎮(zhèn)百姓,修宮室,起學宮。五春,代王梁為前將軍。六夏,領破奸將軍侯進、捕虜將軍王霸等十營擊漢中賊。通布衣唱義,助成大業(yè),重以寧平公主故,特見親重。然性謙恭,常欲避權勢。時,天下略定,以病上書乞身。詔下公卿群臣議。大司徒侯霸等曰:“王莽篡漢,傾亂天下。通懷伊呂之謀,建造大策,扶助神靈,輔成圣德,破家為國,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義。功德最高,海內所聞。通以天下平定,謙讓辭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職療疾。欲就諸侯,不可聽!庇谑窃t通勉致醫(yī)藥,以時視事。其夏,引拜為大司空。通素有消疾①,謝病不視事,連乞骸骨,帝每優(yōu)寵之。十八卒,謚曰恭侯。(節(jié)選自《后漢書·李通列傳》,有刪節(jié))①消疾:消渴病。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因復備言其計 備:詳細B.期以材官都試騎士日 期:期限C.征通為衛(wèi)尉 征:征召D.重以寧平公主故 重:加上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①私常懷之 ②句讀之不知B.①新室且亡 ②臣死且不避C.①通因具言讖文事 ②相如因持璧卻立D.①以時視事 ②不賂者以賂者喪11.下面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李通“特見親重”的一組是①通亦為五威將軍從事 ②從至長安,更拜為大將軍 ③帝每征討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師 ④以病上書乞身 ⑤通懷伊呂之謀,建造大策 ⑥其夏,引拜為大司空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通的父親李守擔任王莽的宗卿師,家境富裕,在鄉(xiāng)里稱霸一方,因此李通不滿足于做個小吏,就辭官回家。B.下江和新市戰(zhàn)事興起,南陽動亂之際,李通和堂弟李軼一起商量著想和劉氏宗室中的劉伯升兄弟共議大事。 C.李通奉命拿著符節(jié)從長安回到荊州鎮(zhèn)守時,娶了光武帝的妹妹劉伯姬做妻子,她就是寧平公主。D.天下平定后,李通想辭官回家,侯霸等大臣認為天下安定了不能忘了危難關頭的人,因此不同意他辭職。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2分)(2)時守在長安,光武乃微觀通曰:“即如此,當如宗卿師何?”(4分)(3)通素有消疾,謝病不視事,連乞骸骨,帝每優(yōu)寵之。(4分)答案:9.B (期:約定 )10.C (都是副詞,于是,就。A.①代詞,代前文那句話;②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B.①副詞,將要;②連詞,尚且。D.①介詞,按照;②介詞,因為。)11.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451584.html
相關閱讀:蘇舜欽《上集賢文相書》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沈復《浪游記快》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新唐書?馬周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油污衣詩》閱讀練習及答案
《宋史?莫?傳》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