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見杏花
吳融
一枝紅艷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憶帝鄉(xiāng)千萬樹①,澹煙籠日暗神州。
【注】①吳融,晚唐詩人。昭宗龍紀元(889)登進士第。曾隨宰相韋昭度出討西川,任掌書記,累遷侍御史。一度去官。流落荊南。②帝鄉(xiāng),此指長安。長安多杏樹。
1.請說明這首詩的首聯(lián)有怎樣的表達特色。(2分)
2.這首詩中流露出詩人的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首聯(lián)運用了反襯的藝術(shù)手法(或:以樂景襯哀情)。(1分)早春時節(jié),一枝俏麗鮮艷的杏花伸出墻頭,昭示著春天的生氣,可是作者面對這美好的景象,卻感到憂愁、苦澀。 1分【注】如果考生回答觸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2. ①惜春之情。杏花開放了,帶來春天的消息,卻無蜂蝶采賞,只能自開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無法等到花朵開盡。②流離之苦(或:身世之嘆)(1分)。詩人飄零在外,縱逢賞心悅目之景也難停留;杏花獨自盛開于早春,無蝶欣賞,正是詩人孤獨寂寞的寫照!、酃蕠。詩人由眼前鮮艷的杏花聯(lián)想到當(dāng)在京城看到的千萬樹杏花盛開的絢麗景象,這幅長安杏花圖代表著作者深情懷念著的長安生活,與今日的流離在外形成對比,說明詩人雖然落魄飄零,卻依然心系朝廷,點出了自己的愁懷所在。(三點任意答出兩點即可給4分,但每點必須附帶分析。具體到每點,答出情感給1分,分析給1分)
閱讀練習(xí)二
3.首聯(lián)與宋人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在情感上有何不同?(3分)
4.這首詩聯(lián)想豐富,請就此作賞析。(4分)
參考答案:
3.《途中見杏花》的作者漂泊在外,各種憂思盤結(jié)胸間,見到一枝杏花,觸動他滿懷的愁緒;宋人葉紹翁早春季節(jié)走出戶外,忽見鄰家墻頭伸出一枝俏麗的紅杏,想到春回大地,心中充滿欣喜和激動。
4.詩人從獨自盛開的一枝杏花,聯(lián)想到自己孤獨的身世,牽惹起惆悵、悲涼之情;尾聯(lián)中想象進一步馳騁,由眼前的杏花,聯(lián)想到往在長安看到的鋪天蓋地的千萬樹杏花,表達了他憶念長安生活、縈注朝中的思想情感。詩篇通過豐富的聯(lián)想,將自己的身世之悲、故國之思一層層抒寫出來。
吳融
唐末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縣)人。公元889(唐昭宗龍紀元)登進士第。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累遷侍御史。因事去官,流浪荊南,依節(jié)度使成?。后召為左補闕,遷中書舍人。公元901(天復(fù)元),昭宗復(fù)位,融起草詔書十?dāng)?shù)篇,才思敏捷,文筆精當(dāng),為昭宗所賞識,擢戶部侍郎。是冬,朱全忠兵犯京師,昭宗逃往鳳翔,融未及相從,客寓閿鄉(xiāng)。不久,召為翰林承旨,卒于官。工詩能文。其詩多流連光景之作, 只有少數(shù)詩篇對唐末戰(zhàn)亂有所反映。
賞析:
詩人漂泊在外,偶然見到一枝杏花,觸動他滿懷愁緒和聯(lián)翩浮想,寫下這首動人的詩。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是宋人葉紹翁《游園不值》詩中的名句。杏花開在農(nóng)歷二月,正是春天到來的時候,那嬌艷的紅色就仿佛青春和生命的象征。經(jīng)歷過嚴冬漫長蟄居生活的人,早春季節(jié)走出戶外,忽然望見鄰家墻頭上伸出一枝俏麗的花朵,想到春回大地,心情無比欣喜激動。葉紹翁的詩句就反映了這樣的心理?墒菂侨趯Υ藚s別有衷懷。他正獨自奔波于茫茫的旅途中,各種憂思盤結(jié)胸間,那枝昭示著青春與生命的杏花映入眼簾,卻在他心頭留下異樣的苦澀滋味。
他并不是不愛鮮花,不愛春天,但他想到,花開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遠守著這枝鮮花觀賞,也看不了得多少時間。想到這里,不免牽惹起無名的惆悵情緒。更何況自己行色匆匆,難以駐留,等不及花朵開盡,即刻就要離去。緣分如此短淺,令人倍覺難堪。
由于節(jié)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艷春意濃的時分,一般樹木枝梢上還是空疏疏的,空氣里的花香仍夾帶著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見飛來采蜜,只有歸巢的黃鶯聊相陪伴。在這種情景下獨自盛開的杏花,當(dāng)會感到有幾分孤獨寂寞。這里融入詩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報春使者,轉(zhuǎn)化為詩人的自我寫照。
想象進一步馳騁,從眼前的鮮花更聯(lián)想及往在京城長安看到的千萬樹紅杏。那一片蒙蒙的煙霞,輝映著陽光,彌漫、覆蓋在神州(指中國)大地上,景象是絢麗奪目的。浮現(xiàn)于腦海的這幅長安杏花圖,實際上代表著他深心憶念的長安生活。詩人被迫離開朝廷,到處飄零,心思仍然縈注于朝中。末尾這一聯(lián)想的飛躍,恰恰泄露了他內(nèi)心的秘密,點出了他的愁懷所在。
詩篇借杏花托興,展開多方面的聯(lián)想,把自己的惜春之情、流離之感、身世之悲、故國之思,一層深一層地抒寫出來,筆法特別委婉細膩。晚唐詩人中,吳融作為溫(庭筠)李(商隱)詩風(fēng)的追隨者,其最大特色則在于將溫李的縟麗溫馨引向了凄冷清疏的一路。此篇可以視為這方面的代表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453058.html
相關(guān)閱讀:《題西溪無相院 張先》閱讀附答案
孫光憲《浣溪沙》閱讀答案鑒賞解析賞析理解
裘萬頃《早作》閱讀答案及賞析-詩詞閱讀
曾幾《寓居吳興》閱讀答案及賞析
蔣士銓《湖上晚歸》閱讀答案及賞析-詩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