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陳太丘與友期》《陳元方候袁公》比較閱讀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陳元方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1.下面句子中的加點的詞與成語中加點的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

A.相委而去/虛與委蛇 B.元方入門不顧/不屑一顧

C.久而益敬/精益求精 D.孤法卿父?/不法?

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

(1)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2)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

3.【甲】文與【乙】文在敘述情節(jié)和刻畫人物時都運用了 描寫!炯住课闹杏讶怂Q的“尊君”與【乙】文中袁公說的“賢家君”“卿家君”均指的是

4.【甲】文中的友人所以“慚”是因為他“ ”和“ ”;【乙】文中袁公說的“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體現(xiàn)了他性格中 的一面。

5.【甲】文元方兩次稱其父的友人“君”,顯示了他的 ;【乙】文中元方回答袁公第二次答語的巧妙之處在于 。

6.【甲】文中元方顯示出了一個7歲兒童 的性格,【乙】文中的元方則比其4前更加成熟,表現(xiàn)了他 的性格。

1.A 2.(1)和別人約好一起去,卻把對方丟下自己走了。(2)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安撫。3.對話 元方的父親4.無信 無禮 自負 5. 明禮 不卑不亢。既既不得罪袁公,照顧了他的體面,又維護了自己的父親和自己的尊嚴(yán) 6.正直、率真 機智應(yīng)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457333.html

相關(guān)閱讀:鄭日奎《醉書齋記》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徐蘭《出關(guān)》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甘羅列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陸九淵《送宜黃何尉序》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陸龜蒙《京口》閱讀練習(x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