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氣爽,佇立江樓望處。澄明遠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遙認(rèn)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
殘陽里。脈脈朱闌靜倚。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暮云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1)上闋中“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渲染了怎樣的氛圍?請簡要概括。(3分)
【答案】營造了荒涼、凄清、寂寥的氛圍。
【考查方向】本題考查考生鑒賞古典詩詞的形象能力,能力層級為D(鑒賞評價)。
【解析】解答本題需要抓住意象“斷橋”“幽徑”“漁村”“孤煙”,它們臨近黃昏的江上秋色的背景中構(gòu)成了秋色平遠的畫面。這幅荒江日暮秋色圖給人以荒寒、凄清、寂寞的感受。評分建議: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2)下闋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情感?(3分)
【答案】“秋光已盡”的遲暮之感,久望不見的懷人之悲。
【考查方向】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古代詩歌情感的能力, 能力層次為D(鑒賞評價)。
【解析】下片“殘陽里”句以“殘陽”的意象承上啟下,轉(zhuǎn)入抒情,至此,作者關(guān)于具體時間已用“暮山”、“向晚”、“殘陽”間接或直接地加以強調(diào),突出秋江日暮對游子情緒的景響!懊}脈朱闌靜倚”,是含情靜倚樓闌,轉(zhuǎn)入思索動了“黯然情緒”,“黯然情緒”即傷別情緒。無際的離愁已使人如未飲先醉了。“如醉”表現(xiàn)情感的陷溺而不能自拔的狀態(tài),“愁無際”。
這黯然情緒是由“暮云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引起的。這是現(xiàn)實中悲秋所生的遲暮之感與客處異鄉(xiāng)所生的懷人的傷別意緒的混合。現(xiàn)實的景物增強了傷別意緒,因而無法消除,唯有“盡日空凝睇”以寄托對“故人”的思念。評分建議:答對1分得1分,答對兩點得3分。
(3)請賞析這首詞結(jié)句的表達效果。(4分)
【答案】以抒情主人公“凝睇”的神態(tài)描寫作結(jié),情感表達含蓄蘊藉;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結(jié),戛然而止,言有盡而意無窮;與開頭“佇立”相呼應(yīng),首尾圓合,結(jié)構(gòu)完整;“空”字極富表現(xiàn)力,既有望而不見之意又寫盡了內(nèi)心空落和無奈之感。
評分建議:答對兩點,言之成理得4分;如答借景抒情或以景結(jié)情等不得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464702.html
相關(guān)閱讀:送友人游河?xùn)| 項斯閱讀附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閱讀答案
黃庭堅《醉蓬萊》閱讀答案鑒賞賞析欣賞試題
昭君怨閱讀答案
《與四弟書 曾國藩》閱讀訓(xùn)練附翻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