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黃景仁①
千家笑語漏②
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
注]①
黃景仁(1749
~1783
),清代詩人。家境清貧,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②
漏:是古代的計時器。時間意遲遲:慢慢。物外:世俗之外;
世事之外
憂患:是一個動名結(jié)構(gòu)的詞語。其意思是1
困苦患難(
出自現(xiàn)代漢語詞典)
或2
憂慮的事情(
出自古漢語詞典)。
8
.詩的前兩句,作者主要采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請簡要分析。(5
分)
1
、手法:前兩句主要用對比手法。(2
分)
簡析:
2
、除夕夜,千家萬戶沉浸在笑聲盈盈的歡樂中,自己卻在節(jié)日里心生憂愁,悵然憂郁。(3
分)
(3
、采用對比手法,突出了作者內(nèi)心憂愁程度之深重。)
9
.宋人王安石云:“
看似尋常最奇崛。”
縱觀全詩,詩人寫了生活中什么“
尋常”
事情?表達了怎樣的情感?(6
分)
尋常:詩人寫了這樣一件“
尋常”
之事:除夕之夜,千家笑語之時,唯詩人茫然站在橋上,無人認識他,他只能長久地看著一顆像月亮的星星。(2
分)
情感: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一生窮困潦倒、孤獨寂默而在心中產(chǎn)生的無限1
愁苦和傷感之情,(2
分)以及對于自己和社會未來的2
深深憂慮之情(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468357.html
相關閱讀:《清平樂?會昌》閱讀答案及賞析
《鹿柴》《宿山寺》比較閱讀及答案
《秋詞 劉禹錫》《山中 王勃》比較閱讀答案
秦觀《踏莎行 霧失樓臺》閱讀答案
杜甫《秋雨嘆三首(其一)》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