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考如何鑒賞古詩詞的語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古詩詞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高考如何鑒賞古詩詞的語言 重點難點梳理 與其他文學作品相比,詩歌的語言具有凝練、含蓄等特點。古詩詞鑒賞對詩歌語言的考查,在高考試題中是呈現(xiàn)率較高的命題形式。鑒賞詩歌 高考如何鑒賞古詩詞的語言
重點難點梳理
  與其他文學作品相比,詩歌的語言具有凝練、含蓄等特點。古詩詞鑒賞對詩歌語言的考查,在高考試題中是呈現(xiàn)率較高的命題形式。鑒賞詩歌的語言,就是品讀詩歌的語言意蘊,體味詩歌的語言風格和語言魅力。古詩詞語言鑒賞部分所包含的內容較多,主要涉及遣詞造句、語體色彩、語言風格等方面。從考查的方向來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品評古詩中的煉字藝術或“詩眼”,(2)結合詞語對詩中名句的含意、色彩、情味以及表達效果的理解分析,(3)總體上對古詩語言特色、風格的概括評析。
金題透視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2008高考全國卷II)
春日即事
李彌遜①
小雨絲絲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
車塵不到張羅地②,宿鳥聲中自掩門。
  【注】①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②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請對首句中的“網”字進行賞析。
  【解析】該題考查對詩歌語言的分析,考查的是對“詩眼”的把握與分析。命題者從“網”字設題,顯然“網”字應當有深刻的內涵。該詩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敘事兼抒情。開篇寫暮春時節(jié)絲絲細雨,詩人將漫天雨絲想象成一張大網,并且說欲將逝去的春天網住,這是詩人獨特的想象。結合全詩的內容與情感,聯(lián)系注釋中“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的事實,可以看出這里的“網”既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它隱含著政治色彩;卮鹪擃},要放在語句中,結合全詩的內容評析,說出運用效果。【參考答案】作者由絲絲小雨想到了用絲織成的網;再由絲網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網住,即留住春天。這個想象、比喻非常生動、新奇。(此答案加上一句“網”與詩人情感的關系會更確切)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2008高考全國卷I)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隱龍宮。
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③,天闊退飛鴻。
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臨(約1057-1106):字?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
  第三聯(lián)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解析】該題考查對詩歌語言的分析,考查的是煉字的藝術。先要找出是哪些字,一般說來,詩句中的動詞、形容詞用得好往往能生動傳神。寫安閑棲息的白鷺用了一個“拳”字,(結合注釋理解“拳”的意思)極盡妙處;寫高飛云端的鴻雁,因天空遼闊,用了一個“退”字,頗有情趣。由此確定“拳”、“退”兩個字用得十分傳神。分析“煉字”的妙處,先看詩句寫什么內容,然后看所“煉”之字在詩句景物描寫或情感的表達方面富有怎樣的表現(xiàn)力,起到什么作用。
  【參考答案】“拳”形象地表現(xiàn)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tài)。用“退”字別致、生動地表現(xiàn)出鴻雁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tài)。這樣寫構成了作者江邊所見的一幅靜動結合的畫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477865.html

相關閱讀:閱讀《十五從軍征》
《[黃鐘]人月圓?雪中游虎丘》閱讀答案
林逋《小隱自題》閱讀答案
辛棄疾《卜算子 千古李將軍》閱讀答案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