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曾國藩
高嵋山下是儂家②
,歲歲斗物華③
。
老柏有情還憶我,夭桃無語自開花④
。
幾回南國思紅豆,曾記西風浣碧紗。
最是故園難忘處,待鶯亭畔路三叉。
【注】①
本詩作于道光十五(1835
),當時曾國藩25
歲。頭冬天,他首次進京參加科考未第,但他雄心不已,決心繼續(xù)客居北京,參加來的會試。時光匆逝,轉(zhuǎn)瞬即到除夕大節(jié),曾國藩思鄉(xiāng)懷親,感慨萬千,于是揮筆寫下此詩。②
儂:我。③
物華:自然景物。④
夭桃:出自《詩·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后以“
夭桃”
稱艷麗的桃花。
(1
)首聯(lián)中最富表現(xiàn)力的詞語是哪一個?請簡析它的妙處。(3
分)
(2
)有人認為,本詩一洗傳統(tǒng)思鄉(xiāng)詩貫有的灰暗、凄婉、消沉的色彩。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請簡述理由。(5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0.
(1
)(3
分)最富表現(xiàn)力的詞是“
斗”
字。(1
分)一個“
斗”
字,不僅突出了故園萬物競綠,一派生機的景象,(1
分)而且表現(xiàn)了作者輕有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1
分)
(2
)(5
分)同意。(1
分)詩中的故園是明麗的:聳立灑脫的高嵋山,精巧別致的待鶯亭,不乏綠意的老柏,灼灼其華的夭桃。(1
分)詩中的鄉(xiāng)人是勤樸的:或紅豆相思,或碧水浣紗,三叉路上,更是樵來耕往。(1
分)詩歌不僅抒寫鄉(xiāng)思,而且也隱含著作者勇闖前程的豪氣和自信。(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499633.html
相關(guān)閱讀:《雙調(diào)?雁兒落過得勝令》閱讀
《霜天曉角?梅》閱讀答案
《玉樓春?題《柳洲待別圖》送劉躍如》閱讀答案及賞析
《江城子?密州出獵》閱讀及賞析(附答案)
《秋思 白居易》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