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任光祿竹溪記
〔明〕唐順之
余嘗游于京師侯家富人之園,見其所蓄,自絕徼海外奇花石無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斬竹而薪之。其為園,亦必購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錢買一石,百錢買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據(jù)其間,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師人茍可致一竹,輒不惜數(shù)千錢;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難致而又多槁死,則人益貴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師人乃寶吾之所薪!”
嗚呼!奇花石誠為京師與江南人所貴。然窮其所生之地,則絕徼海外之人視之,吾意其亦無以甚異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絕徼海外,或素不產(chǎn)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見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師人之寶之者,是將不勝笑也。語云:“人去鄉(xiāng)則益賤,物去鄉(xiāng)則益貴!币源搜灾乐贸,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祿任君治園于荊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間作一小樓,暇則與客吟嘯其中。而間謂余曰:“吾不能與有力者爭池亭花石之勝,獨(dú)此取諸土之所有,可以不勞力而蓊然滿園,亦足適也。因自謂竹溪主人。甥其為我記之!
余以謂君豈真不能與有力者爭,而漫然取諸其土之所有者;無乃獨(dú)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歟?昔人論竹,以為絕無聲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艷綽約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諧于俗。是以自古以來,知好竹者絕少。且彼京師人亦豈能知而貴之?不過欲以此斗富與奇花石等耳。故京師人之貴竹,與江南人之不貴竹,其為不知竹一也。君生長于紛華,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馬僮奴歌舞,凡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與人交,凜然有偃蹇孤特之氣,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舉凡萬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間也歟然則雖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猶將極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雖使能盡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貴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注】①絕徼(jiào):極遠(yuǎn)的邊地。徼,邊界。(選自《四部叢刊》本《荊川先生文集》)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xiàng)是()
A.或芟而去焉芟:鋤除
B.然窮其所生之地窮:探求
C.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常:平常
D.尤挺挺不妄與人交妄:隨意
。罚铝懈鹘M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京城人乃寶吾之所薪。
項(xiàng)王乃復(fù)引兵而來,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B.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木欣欣以向榮。
C.因自謂竹溪主人。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不可以諧于俗。
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
。福铝懈骶渲袑ξ恼碌年U述,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文章起筆寫京師人與南人對待竹子的不同態(tài)度,一貴一賤,形成鮮明的對照;進(jìn)而推理敘寫“絕徼海外人”可能有的態(tài)度,從而發(fā)出“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的慨嘆。
B.光祿任君雖身處江南,卻不以世俗賤竹而賤之,反而在園中“遍植以竹”,并自號曰“竹溪主人”。雖寥寥幾筆,卻刻畫了一個不茍合流俗、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
C.本文既寫人又寫竹,兩相取巧。其竹巧怪不如石,妖艷綽約不如花,絕無聲色臭味可好;其人凜然有偃蹇孤特之氣。借人物形象凸顯了竹之品質(zhì),是本文的藝術(shù)特色。
D.本文題為“記”,所記的中心事件是舅父任君治園植竹一事,但作者并沒有在“記”上大做文章,而是借題發(fā)揮,通過對比、襯托,自然托出文章的主旨。
9.下面的文言語句斷句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而舉凡萬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間也歟/然則/雖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猶將極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B.而舉凡萬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間也歟/然則雖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猶將極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C.而舉凡萬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間也歟/然則雖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猶將極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D.而舉凡萬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間也歟/然則雖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猶將極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答案:
5.B.怨字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diào),先排除A和D,再根據(jù)絕句押韻(第三句末尾字不押韻)和平仄知識選B。
。.C,固定的,不變的,即規(guī)則、標(biāo)準(zhǔn)。
7.D,介詞,和、與。A卻/只、僅僅、B介詞,用(把)/連詞,表修飾。C連詞,因此/介詞,經(jīng)由、通過。
。.C表現(xiàn)手法、主題是借竹的品質(zhì)凸顯人物形象、品德。
10.B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正因?yàn)樗碾y以尋覓(羅致)而且又多枯死,人們因此就更加珍愛它。
、莆蚁胨麄儽囟ū染┏侨烁诱鋹酆涂粗厮。這種情況恐怕是笑不完的了。
、强峙逻是對竹獨(dú)有特殊的愛好,而不愿意把它告訴別人吧?
參考譯文:
我曾經(jīng)游觀過京城世宦富貴人家的亭園,見那里收藏的東西,從極遠(yuǎn)的邊地到海外,奇異的花卉石子沒有不能羅致的,所不能羅致的只有竹子。我們江南人砍伐竹子當(dāng)柴燒,筑園構(gòu)亭也必定購買尋求海外的奇花異石,有的用千錢買一石,有的用百錢買一花,并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占據(jù)在當(dāng)中,有時就將它砍去,說:“不要讓它占了我種花置石的地方”。但京城人如果能覓到一竿竹子,常常不惜花費(fèi)數(shù)千錢來購買;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干枯而死。正因?yàn)樗碾y以尋覓而且又多枯死,人們因此就更加珍愛它。而江南人中有人譏笑他們說:“京城人竟把我們當(dāng)柴燒的東西視為珍寶!
嗚呼!奇花異石誠然為京城與江南人所珍愛。然而追溯它們的產(chǎn)地,則邊地和海外人看待它們,我想也與竹子在江南沒有什么大的區(qū)別。而邊地海外,或許是從不出產(chǎn)竹子的地方,假如讓那里的人一旦看到竹子,我想他們必定比京城人更加珍愛和看重它。這種情況恐怕是笑不完的了。俗語說:“人離鄉(xiāng)則愈賤,物離鄉(xiāng)則愈貴!比绱苏f來,世上的美丑好惡,又有什么不變的標(biāo)準(zhǔn)呢!
我的舅舅任光祿君在荊溪的邊上構(gòu)筑了一個亭園,到處種竹,不種其它的花木。竹林間造了一座小樓,有空就與客人在那里吟詩嘯歌。他偶然對我說:“我不能與有勢力的人比池亭花石的勝況,單獨(dú)在這里取山地本來所有的東西,可以不化費(fèi)勞力而使?jié)M園蒼翠蔥蘢,也足以自適。因此自稱是竹溪主人。請外甥為我記述一下吧。”
我認(rèn)為任君哪里是真的不能與有勢力者攀比,而隨意取其當(dāng)?shù)厮;恐怕還是對竹獨(dú)有特殊的愛好,而不愿意把它告訴別人吧?過去有人談?wù)撝褡,以為它決沒有動人的姿色和香味值得喜愛。所以它奇巧怪異不如石,妖艷柔美不如花,孑孑然有如高傲獨(dú)立的士人,不能與塵俗混同合一。因此自古以來,知道珍愛竹子的人極少。那么京城人難道也是能知竹而加以珍愛的嗎?他們不過是想用此與別人爭夸富貴,如同用奇花異石向人炫耀一樣。所以京城人的珍愛竹子,與江南人的不重竹子,他們同屬于不知竹是一樣的。任君在繁華紛鬧中生長,而能不沉溺其中,衣飾車馬僮仆歌舞,凡是富貴人家所沉湎嗜好的,一切摒斥而去。尤其是方正剛直不隨意與人交往,凜然有高潔獨(dú)立之氣,這正是任君對于竹子必有自得的地方。世上可喜可玩的萬物,原有不能割舍的?那么雖然假使竹子不是這里的土地所有,任君也將竭盡其力予以收集,然后心里才高興。任君的財(cái)力雖然使他能盡量尋覓奇花異石,然而他的愛好本不在此啊。
可嘆!竹子本可以不出江南而為人貴重,對此我重新有了感受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01511.html
相關(guān)閱讀:侯方域《與宋公子牧仲書》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辛棄疾《鷓古天?東陽道中》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宋史?周淙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黃庭堅(jiān)《題樊侯廟》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宋史?程大昌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