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新唐書?獨孤及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二、本大題共7小題,共2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6題。獨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陽人。為兒時,讀《孝經》,父試之曰:“兒志何語?”對曰:“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弊邳h奇之。天寶末,以道舉高第補華陰尉,辟江淮都統(tǒng)李?府,掌書記。代宗以左拾遺召。既至,上疏陳政曰:“陛下屢發(fā)德音,使左右侍臣得直言極諫。壬辰詔書,召裴冕等十有三人于集賢殿待制,以備詢問,此則五帝之盛德也。然頃者陛下雖容其直,而不錄其言,所上封皆寢不報。有容下之名,無聽諫之實,遂使諫者稍稍自鉗口飽食,相招為祿仕。此忠鯁之人所以竊嘆,而臣亦恥之!敖駧熍d不息十矣,人之生產,空于杼軸。擁兵者第館亙街陌,奴婢厭酒肉,而貧人羸餓就役,剝膚及髓。長安城中,白晝椎剽,吏不敢詰。官亂職廢,將惰卒暴,百揆隳剌,如沸粥紛麻。民不敢訴于有司,有司不敢聞陛下,茹毒飲痛,窮而無告。今其心??,獨恃于麥,麥不登,則易子咬骨矣。陛下不以此時厲精更始,思所以救之之術,忍令宗廟有累卵之危!“今天下唯朔方、隴西有吐蕃、仆固【注】之虞,?涇、鳳翔兵足以當之矣。自此而往,東洎海,南至番禺,西盡巴蜀,無鼠竊之盜,而兵不為解。傾天下之貨竭天下之谷以給不用之軍為無端之費臣不知其故假令居安思危自可厄要害之地俾置屯御悉休其余以糧儲之資充疲人貢賦歲可以減國租半。陛下豈遲疑于改作,逡巡于舊貫,使率土之患日甚一日?”上不能用。俄改太常博士,遷禮部員外郎,歷濠、舒二州刺史。歲饑旱,鄰郡庸亡什四以上,舒人獨安。以治課加檢校司,封郎中,賜金紫。徙常州。卒,五十三,謚曰憲。及喜鑒拔后進,如梁肅、高參、陳京、齊抗皆師事之。性孝友。其為文彰明善惡,長于論議。晚嗜琴,有眼疾,不肯治,欲聽之專也。(取材于《新唐書》)【注】仆固:漠北的少數民族。10.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5分)1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遂使諫者稍稍自鉗口飽食 鉗口:閉口不言B.長安城中,白晝椎剽 椎剽:殺人劫財C.今其心??,獨恃于麥 ??:充滿期盼D.及喜鑒拔后進 鑒拔:區(qū)別對待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3分)A.以道舉高第補華陰尉 B.召裴冕等十有三人于集賢殿待制陛下不以此時厲精更始 民不敢訴于有司C.此則五帝之盛德也 D.此忠鯁之人所以竊嘆則易子咬骨矣 忍令宗廟有累卵之危1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A.然頃者陛下雖容其直,而不錄其言然而近來陛下雖然能容忍他們的直諫,卻不采納他們的意見B.擁兵者第館亙街陌,奴婢厭酒肉掌握兵權的人只宿于館驛,橫行于街頭,欺壓奴婢,魚肉百姓C.百揆隳剌,如沸粥紛麻百官互相詆毀攻擊,如同滾沸的粥、紛亂的麻D.陛下豈遲疑于改作,逡巡于舊貫陛下豈能對改革猶豫不決,難以舍棄舊制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A.獨孤及任左拾遺,上書陳事,先揚后抑,直陳皇帝治政之弊,顯其忠直之節(jié)。B.朝廷長期征戰(zhàn),十不息,百姓不能安于生產,以至于財力耗空,陷入困境。C.朝廷吏治混亂腐敗,老百姓猶如茹毒飲痛,過著困苦不安、求告無門的生活。D.獨孤及任舒州刺史時發(fā)生災荒,鄰郡人死亡十分之四以上,而舒人生活安定。15.請結合文中獨孤及的志向,談談你對“立志”的認識。(6分)16.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也談到了“志”。請在下面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有志矣,, ,亦不能至也!保2分)答案:10.(5分)傾天下之貨/竭天下之谷/以給不用之軍/為無端之費/臣不知其故/假令居安思危/自可厄要害之地/俾置屯御/悉休其余/以糧儲之資//充疲人貢賦/歲可以減國租半
【評分參考】答對2處得1分。答錯2處扣1分?弁隇橹。
11.(3分)D(鑒拔:甄別提拔)
12.(3分)D(A.介詞,憑;介詞,在。B.介詞,在;介詞,向。C.副詞,表判斷;副詞,就。D.助詞,的)
13.(3分)B(“奴婢厭酒肉”意為“連奴婢都吃夠了酒肉”)
14.(3分)D(“鄰郡人死亡十分之四以上”與文意不符,“鄰郡庸亡”意為“鄰郡的雇農流離失所”)
15.(6分)要點:①立志要趁少,②立志要高遠,③立志要以國家人民的利益為重
【評分參考】答出1點得2分,答出2點得4分。語言表達2分。意思對即可。
16.(2分)①不隨以止也②然力不足者
【評分參考】每空1分。句中有錯該句不得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獨孤及,字至之,(是)河南洛陽人。(當他)是小孩子時,讀《孝經》,父親試著問他:“你的志向是什么?”(獨孤及)回答說:“立身(做事),推行道義,在后世揚名!蓖诘泥l(xiāng)黨認為他有奇才。

天寶末,(獨孤及)憑借州道高第推薦補任華陰縣尉,被征召到江淮都統(tǒng)李?的幕府,掌管書記。代宗按照左拾遺的官職招(他)入朝。(他)到(任)之后,上奏章陳說政事說:“陛下多次發(fā)布善政,讓左右大臣能夠直言進諫。(您在)壬辰月(頒布)詔書,召裴冕等十三人在集賢殿待命,以備(您的)咨詢顧問,這是五帝(才有)的盛德啊。然而近來陛下雖然容忍他們的直諫,卻不采納他們的意見,(他們)上報的奏章都被按下不答復。(陛下您)有容忍下屬(直諫)的虛名,(卻)沒有聽取諫言的實際行動,于是讓直言進諫的人漸漸閉口不言(只管)終日飽食,相互勾結(只)為了俸祿官位。這(就是)忠誠耿直的人私下感嘆,而我也為您感到羞恥(的原因)。

“如今(國家)興兵不停(已經)十了,人民的生產(受到影響),國庫空虛。掌握兵權的人只宿于館驛(而不去軍營中駐扎),橫行于街頭,(連他們的)奴婢(都)吃夠了酒肉,而窮人(卻)饑餓瘦弱地去服役,(被盤剝壓榨得如同)層層剝皮直到骨髓。長安城中,大白天殺人搶掠,官吏不敢查問。官吏制度廢亂,將官懈怠,士卒暴虐,百官互相詆毀攻擊,(整個官場)如同滾沸的粥、紛亂的麻。老百姓不敢向有關部門訴訟,有關部門不敢向皇上報告,(百姓就像)喝毒藥、忍疼痛,走投無路,無處求告。如今百姓內心熱切期盼的,僅僅是寄希望于麥子(豐收),(如果)麥子不豐收,(百姓)就(只好)交換孩子來吃了。陛下不在這樣的(危機)時刻勵精圖治,開始改革,思考用來解救百姓的方法,(怎么)忍心讓國家有累卵之危!

“如今天下只有北方、隴西有吐蕃、仆固的憂患,?涇、鳳翔的軍隊足夠抵御他們了。從這里開始,向東到海邊,向南到番禺,向西到巴蜀,沒有一點小小的盜亂,但軍隊卻不撤散。用盡天下的財力,用盡天下的糧食,來供養(yǎng)不打仗的軍隊,做無用的花費,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假如是(為了)居安思危(以防備不測),自然可以(讓軍隊)把守要害的地方,讓(軍隊)屯兵駐扎防守,其余的全部都休養(yǎng)生息。用(這些節(jié)省下來的)糧食物資,充抵疲憊不堪的老百姓的賦稅,(這樣)可以減少一半的國家賦稅。陛下豈能對改革猶豫不決,難以舍棄舊制,使國家的災難一天比一天加重?”

皇帝沒有采納(獨孤及的意見)。不久(他)改任太常博士,升職做禮部員外郎,歷任濠、舒二州的刺史。(獨孤及在舒州做刺史時趕上)饑荒旱災的景,鄰郡的雇農十分之四以上的流離失所,唯獨舒州人生活安定。(獨孤及)因為治政突出,考核優(yōu)秀,加任檢校司,封為郎中,(皇帝)賞賜(他)穿紫佩金。(后來他)改任常州(刺史)。死(在常州任上),享五十三歲,謚號為“憲”。

獨孤及喜歡甄別提拔輕人,如梁肅、高參、陳京、齊抗都拜他為師。(獨孤及)生性孝順友愛。他寫文章彰明善惡,擅長論議。(他)晚喜歡彈琴,患了眼病,不肯醫(yī)治,(是因為)想要能專注地聽琴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04512.html

相關閱讀:周邦彥《瑣窗寒?寒食》閱讀練習及答案
歐陽修《資政殿大學士尚書左丞贈吏部尚書正肅吳公墓志銘》閱讀練
《宋史?周敦頤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杜甫《春望》閱讀理解及答案
《晉書?王徽之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