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作四首(其二)
錢載
久失東墻綠萼梅,西墻雙桂一風摧。
兒時我母教兒地,母若知兒望母來。
三十四何罪限,百千萬念不如灰。
曝檐舊襖猶藏篋,明日焚黃②只益哀。
注釋:
①此詩作于清乾隆三十九,詩人回京時順道回鄉(xiāng)。此時距詩人母親去世已三十四,詩人自身也六十八歲。
②焚黃,指焚燒用黃紙繕寫的追贈母親的誥命文書。
(1)頷聯(lián)二句兒母等字反復出現(xiàn),卻不覺單調(diào)枯燥,為什么?
(2)昔人評說此詩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真是血性所發(fā),你贊同這樣的評價嗎?為什么?
參考答案
(1)因為這是詩人的至情流露(1分),身處母親昔教養(yǎng)之所,念及與母親大人永隔,詩人不禁悲從中來(1分)。悲情至極,聲聲喚母,只有如此反復呼喚,才能表達詩人難報母親養(yǎng)育之恩的悲痛心情。(1分)
(2)贊同(1分)。詩人作此詩時,已是六十八歲的老翁,母親也逝世三十四,但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詩人時時不能忘懷(2分)。無論是初到家時的睹物思人,還是念及母恩時的聲聲呼喚,也無論是自責無限的灰心,還是遙想來日祭母時的哀痛,籠罩其間的始終是詩人那一股因與母親永隔,自己無法報答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的椎心泣血的痛苦(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17708.html
相關(guān)閱讀:詩歌鑒賞備考精講:《桃夭》(詩經(jīng))參考答案
法曲獻仙音?詠鐵馬同云臣賦 陳維崧閱讀答案
醉眠 唐庚 閱讀答案附賞析-詩詞閱讀
辛棄疾《阮郎歸?耒陽道中為張?zhí)幐竿乒儋x》閱讀答案附賞析-詩詞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李商隱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