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張可久《【雙調】折桂令?九日》閱讀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一首散曲,然后回答問題。

[雙調]折桂令?九日①

張可久②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fā);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

【注】①九日:又稱“重九”,即我國傳統(tǒng)的重陽節(jié)。②張可久:字小山,慶元(今浙江鄞州)人。曾任典史等小吏,還做過昆山縣的幕僚。一生懷才不遇,時官時隱,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跡遍江南各地。晚居杭州。

1.這首曲子中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是哪一句?讓作者產生這一感情的原因是什么?(4分)

2.請從情景關系的角度賞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3分)

參考答案:

1.最能表達感情的詩句:倦客思家。

原因:(1)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引起作者思鄉(xiāng)思歸之情。

(2)南飛的大雁讓作者觸景生情,產生思歸之情。

(3)仕途坎坷失意,對仕途產生倦意,從而產生思歸之情。

(4)人已老,有落葉歸根之意,產生思歸之情。

(詩句1分,原因一點1分,答出三點即可。原因表述與答案相近即可得分。)

2.這三句作者運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通過天際的斜陽與寒鴉營造了凄涼的氛圍,又以“一抹”修飾“斜陽”,以“數(shù)點”修飾“寒鴉”,更增添景物冷落之感,在這凄涼與冷落之景中融入了作者的厭倦官場、懷才不遇的惆悵之情。

(寫出表現(xiàn)手法1分,寫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亦可得分;對手法的具體分析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24264.html

相關閱讀:《唐雎不辱使命》《竹里館》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世說新語《顧和搏虱如故》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董穎《江上》閱讀理解及答案
秦觀《南鄉(xiāng)子(妙手寫徽真)》閱讀練習及答案
崔道融《溪居即事》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