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一、二兩句是怎樣具體描繪“半畝方塘”的清澈明凈的?
2.“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句借水的清澈,詩人想說明什么道理?
3.請你將第一、二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來。
4.你從第三、四句詩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5.上聯(lián)寫景怎樣具體描繪方塘的清澈明凈?詩人用方塘的感性形象比喻什么?
6.選出對朱熹《觀書有感》賞析有誤的一項()
A.這是一首因讀書有感而寫下的說理詩。首句將書比作“方塘”、明“鑒”,新穎巧妙,極便開啟后句。
B.次句“徘徊”二字,十分傳神,使整個畫面形象生動,具有動態(tài)美,刻畫出天光云影,流連忘返,情態(tài)畢見。
C.第三句,作者問注入“方塘”的水“渠”,何來這么多清澈的水流,實嘆知識之源無窮。
D.“源頭活水”四字比喻治學要有豐富的知識源泉,要博覽群書,不斷儲備,源頭充實了,水自然源遠流長。
參考答案
1.將方塘比喻為明鏡,用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現(xiàn)塘水的清澈明凈。
2.只有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文化修養(yǎng)。
3.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被打開,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齊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動,充滿生機和活力。
4.人的要常常讀書多讀書作為知識的源頭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活力。
5.將方塘喻為明鏡,用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現(xiàn)塘水的清澈。詩人以清澈的塘水為喻,生動地描寫了讀書達到的心領(lǐng)神會的高超境界。
6.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31058.html
相關(guān)閱讀:蘇軾《浣溪沙(慚愧今二麥豐)》閱讀練習及答案
周必大《行舟憶永和兄弟》閱讀練習及答案
龔自珍《秋心三首(其三)》閱讀練習及答案
袁宏道《華山別記》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宋史?韓世忠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