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袁枚《夜過借園聞笛》閱讀練習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一首清詩,回答問題。

1.夜過借園①聞笛

袁枚

秋夜訪秋士,先聞水上音。

半天涼月色,一笛酒人心。

響遏碧云近,香傳紅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濕衣襟。

【注】①借園:作者好友李晴江的寓所。

1.簡答“笛聲”這一意象在全詩中的作用。(3分)

2.簡要賞析頷聯和頸聯所運用的主要表現手法。(4分)

參考答案

1.笛聲是全詩的中心意象。(1分)它是借園主人心聲的流露,感情的寄托。(1分)。詩的首聯引出"水上音",中間兩聯集中筆墨對其進行描寫。頷聯借“笛聲”抒發(fā)"秋士"哀愁之心,頸聯寫詩人與“笛聲”產生了感情的共鳴,又陶醉在音樂的享受之中,尾聯首句,當作者在"秋夜"聽完友人的一曲笛聲之后,終于迎來了與"秋士"的相逢之時,通過“笛聲”兩人心靈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詩的收束像不盡的笛聲的余音一樣,讓人回味無窮。(1分)

2.(5分)這兩聯主要運用了陪襯烘托的表現手法。(2分)頷聯描寫笛聲在冰涼如水的月色中飄蕩,浸透了清冷的月色,更增添了笛聲凄怨的情韻;頸聯寫笛聲嘹亮,仿佛阻遏了夜空中的碧云,突出了借園主人吹奏技巧的高超。(2分)詩人以視覺意象“月色”及嗅覺意象“藕香”作為陪襯烘托,使笛聲意味更加豐富感人。(1分)(要求能結合頷聯頸聯分析鑒賞。否則酌情扣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31068.html

相關閱讀:《南史?王猛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六韜?武王問太公曰》閱讀練習及答案
韓愈《圬者王承福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高適《使青夷軍入居庸(其一)》閱讀練習及答案
《圣琵琶傳聞》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