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張耒《送秦少章赴臨安簿序》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文言文閱讀(18分) 送秦少章赴臨安簿序 張耒《詩》不云乎:“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狈蛭锊皇茏,則材不成,人不涉難,則智不明。季秋之月,天地始肅,寒氣欲至。方是時,天地之間,凡植物出于春夏雨露之余,華澤充溢,支節(jié)美茂。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視之,如戰(zhàn)敗之軍,卷旗棄鼓,裹創(chuàng)而馳,吏士無人色,豈特如是而已。于是天地閉塞而成冬,則摧敗拉毀之者過半,其為變亦酷矣,然自是弱者堅,虛者實,津者燥,皆斂藏其英華于腹心,而各效其成,深山之木,上撓青云,下庇千人者,莫不病焉,況所謂蒹葭者乎?然匠石操斧以游于林,一舉而盡之,以充棟梁、桷?、輪輿、?輻、巨細(xì)強弱,無一不勝其任者,此之謂損之而益,敗之而成,虐之而樂者是也。吾黨有秦少章者,自予為太學(xué)官時,以其文章示予,愀然告我曰:“惟家貧,奉命于大人而勉為科舉之文也!碑悤r率其意為詩章古文,往往清麗奇?zhèn),工于舉業(yè)百倍。元?六及第,調(diào)臨安主簿。舉子中第可少樂矣,而秦子每見予輒不樂。予問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樂不能為,言所不合不能交,飲食起居,動靜百為,不能勉以隨人。今一為吏,皆失己而惟物之應(yīng),少自偃蹇,悔禍隨至。異時一身資養(yǎng)于父母,今則婦子仰食于我,欲不為吏,亦不可得。自今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余解之曰:“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今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遷之為貴,重耳不十九于外,則歸不能霸,子胥不奔,則不能入郢。二子者,方其羈窮憂患之時,陰益其所短而進(jìn)其所不能者,非如學(xué)于口耳者之淺淺也。自今吾子思前之所為,其可悔者眾矣,其所知益加多矣。反身而安之,則行于天下無可憚?wù)咭樱芡剖撑c人者,嘗饑者也;賜之車馬而辭者,不畏步者也。茍畏饑而惡步,則將有茍得之心,為害不既多乎!故隕霜不殺者,物之災(zāi)也;逸樂終身者,非人之福也!保ㄟx自《張耒集》,中華書局1990版)6.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季秋之月,天地始肅 季:季節(jié),季候B.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視之 零:降落,落下C.予世之介士也 介:獨特,不合群D.子胥不奔,則不能入郢 奔:逃亡,出走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其為變亦酷矣/吾其還也B.往往清麗奇?zhèn),工于舉業(yè)百倍/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C.飲食起居、動靜百為,不能勉以隨人/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D.能推食與人者,嘗饑者也/《齊諧》者,志怪者也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⑴ 今則婦子仰食于我,欲不為吏,亦不可得。(4分)⑵ 茍畏饑而惡步,則將有茍得之心,為害不既多乎。4分)9.簡要說明文章后半部分是如何闡述“遷之為貴”的道理的。 (4分)答案:6.A7.C8.(1)如今卻是妻子兒女靠我養(yǎng)活,想不做官也做不到。(2)如果怕挨餓,怕步行,那就有茍且僥幸之心了,遇到的災(zāi)難不就多了嗎?9. 引用重耳流亡子胥出奔的故事,說明遭遇困頓、憂患等遷變能使人彌補不足,增進(jìn)能力,學(xué)到更為豐富的東西。【參考譯文】《詩經(jīng)》上不這樣說過嗎:“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萬物不經(jīng)受變故,則不能成材。人不經(jīng)歷磨難,智慧就不明達(dá)。晚秋的月份,天地開始變得肅殺,寒氣就要來到。正是此時,天地之間,大凡植物,生長在春夏雨露之后,華美潤澤飽滿,枝葉繁茂。等到濃霜夜降,早晨起來一看,(它們卻)如戰(zhàn)敗的軍隊,卷旗棄鼓,帶傷而逃,官兵面無人色,豈只如此而已。于是天地閉塞而進(jìn)入了冬季,被凋敗摧折的植物的植物超過一半,它們經(jīng)歷的變故也夠殘酷了。但是自此脆弱者變得堅強,虛敗者變得充實,多液者變得干燥,都把精華收斂到心中,并且各顯其成。深山的樹木,上指青云,下遮千人的,沒有不顯出疲病之態(tài)的,何況所說的蒹葭(蘆葦)之類的植物呢?但是,工匠們拿著斧頭來到山林里游看,一下子全砍掉了它們,用它們來做棟梁、桷?、車輪、??,粗細(xì)軟硬,無不合乎功用,這就是所說的有損失就有增益,有失敗就有成功,有苦難就有快樂了。我的同伴秦少章,在我任太學(xué)官員時,就把他的文章送給我看,并憂傷地對我說:“這是我家貧窮時,奉大人之命而盡力創(chuàng)作的科舉文章。”那時他率意而作的詩章散文,往往清麗奇?zhèn),比那些舉人的文章強百倍。元?六中舉,調(diào)到臨安任主簿。舉子中舉后該有些快樂了,但秦少章每次見到我總是不高興。我問他的原因,他說:“我是世間的一個孤傲的讀書人,本性不高興的事不做,情意不相合人不去結(jié)交。飲食起居,舉止言談,不愿勉強自己而隨從他人。今一旦為官,都失掉了自我而專去應(yīng)酬他人。少時自由自在,真后悔(中舉后)禍難跟著到來。當(dāng)時我一個人要依靠父母撫養(yǎng),現(xiàn)在則妻子兒女靠我養(yǎng)活,想不為官,又不能夠。從今以后,我就像涂了漆卻想除去一樣了!蔽覄窠馑f:“你為官前的日子,(就像)春夏的草木,而你備受困惑的現(xiàn)在呢,就像蘆葦所遭受的霜凍。大凡人的本性就是只想求得安逸。(而)安逸,是天下人的大患呀。變遷現(xiàn)狀值得珍貴。重耳不流亡在外十九,就不能回國成就霸業(yè);伍子胥不逃奔他國,就不能攻破郢都(復(fù)仇)。這兩個人,當(dāng)其羈旅他鄉(xiāng)困窘憂患時,暗地里補益自己的短處,學(xué)會原所不會做的事情,這就不像只通過口耳所學(xué)到的那樣膚淺了,F(xiàn)在你想到以前的所作所為,那值得悔恨的東西可多了,那能增長見識的東西就更多了。反思自己而能心安理得,就能馳行天下而沒有可畏懼的事情了。能把飯食讓給別人吃的人,是曾經(jīng)挨過餓的人;賜給他車馬卻推辭不坐的人,是不怕步行的人。如果怕挨餓,怕步行,那就有茍且僥幸之心了,遇到的災(zāi)難不就多了嗎?所以經(jīng)霜而不變得肅殺的,是植物的災(zāi)難;終身安享逸樂的,不是世人的福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38126.html

相關(guān)閱讀:《稗史集傳?陳謙》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歐陽修《與荊南樂秀才書》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杜牧《題木蘭廟(彎弓征戰(zhàn)作男兒)》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明史?孫燧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元史?余闕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