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7
題。(
13
分)
〔端正好〕
沒來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憲,叫聲屈動地驚天。頃刻間游魂先赴森羅殿,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
〔滾繡球〕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quán)。天地也
!
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
?
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
!
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
!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
!
天也,你錯堪賢愚枉做天
!
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14
、“天”“地”在文中的象征意義是什么
?
(
3
分)
A
.天地象征著道德的準繩!
B
.天地象征著社會的黑暗。
C
.天地象征著生命的無常。
D
.天地象征著封建的統(tǒng)治。
15
、竇娥一出場即譴責天地鬼神,抒發(fā)了女主人公怎樣的情感
?
(
3
分)
A
.竇娥一出場就鳴冤叫屈,抒發(fā)了女主人公強烈要求伸張正義,渴望光明的心情。
B
.曲詞通過對天地鬼神的指責,表現(xiàn)出了女主人公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
C
.曲詞慷慨激昂,言詞激切,表達了女主人公悲憤、不平之氣。
D
.受冤屈不指責官府而埋怨天地,怨恨天地又最終只能“兩淚漣漣”,可見女主人公在情感上的膽怯,精神上的懦弱。
16、
對〔端正好〕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一開篇即鳴冤叫屈,運用了“正襯”的手法,“沒來由”“不提防”這樣平常輕松、口語化的言語與“犯王法”和“遭刑憲”這樣人生的大不幸相提并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力表現(xiàn)出了竇娥的屈,官府的惡,社會的不公,天地的偏袒。
B
.這首曲詞表達了竇娥的怨憤、不平之氣,交代了竇娥承受到的災(zāi)難,她雖冤深似海,但卻不敢指責官府,只能在那里怨天尤人,空嘆息。
C
.竇娥蒙冤屈,“頃刻間游魂先赴森羅殿”,表達出了人生無常,世間之事難以預(yù)料的喟嘆,大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之意。
D
.這首曲詞寫出了女主人公蒙受冤屈之深,世間的不公與代表正義的“青天”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從而把控訴的矛頭引向了“天地”這一最大的根源。
17
、細細品味〔滾繡球〕,體會竇娥對“天地”的情感如何變化
?
(
4
分)
答:
參考答案:
14
、D
15
、C
16
、D
17
、
從信賴(清濁分辨)一到懷疑(糊突了盜跖、顏淵
?
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
——
進而揭露(怕硬欺弱、順水推船)
——
最后否定(不分好歹何為地,錯堪賢愚枉為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46691.html
相關(guān)閱讀:《采桑子 扁舟去作江南客①》閱讀答案
王士?《真州絕句》閱讀答案
《駱谷晚望“秦川如畫渭如絲”》閱讀
《雙調(diào)?沉醉東風?漁夫》閱讀答案
“孫權(quán),字仲謀,兄策既定諸郡”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