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
呵凍提篙手未蘇,滿船涼月雪模糊。
畫家不識漁家苦,好作寒江釣雪圖。
1.對這首詩詞句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A.“呵凍提篙手未蘇”,意思是說用嘴吹熱氣使凍僵的手變暖,但提著竹篙的手仍然很僵硬,沒有感覺。
B.“滿船涼月雪模糊”,描繪的是冷月照著漁船,白雪一片茫茫。
C.“畫家不識漁家苦”,指畫家們不了解漁民的悲苦。
D.最后一句的“寒江釣雪”指的是柳宗元的《江雪》詩。這一句說的是畫家們模仿《江雪》描繪的情景去釣魚。
2.關(guān)于這首詩的內(nèi)容,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br />A.這是一首批評畫家不能真實反映漁民痛苦生活的詩。
B.開頭兩句通過細(xì)節(jié)描寫和環(huán)境渲染,把漁民的辛苦勾勒出來了。
C.后兩句發(fā)議論,批評文人畫家只表現(xiàn)自己的閑情雅趣,不反映漁民的痛苦。
D.該詩運用了對偶、夸張的修辭手法。
參考答案
1.D(末句是說畫家只是表現(xiàn)自己的閑情雅趣而不真實反映漁民的痛苦生活。)
2.D(無對偶、夸張手法,可以說用對比手法,讓漁民的痛苦與畫家的閑情雅趣形成鮮明的對照。)
詩意:撐篙的手凍僵了,呵氣取暖也沒緩過來,冰冷的月光照在船上,只見一片模糊的雪景。畫家們不了解漁人的辛苦,卻偏喜歡畫在下著雪的寒冷江面上垂釣的圖畫。
賞析:
大凡詩人畫家總愛把漁家生活想象成悠閑恬適,充溢著閑情逸致。因而,在失意于官場仕途,倦怠于羈旅行役時,也總把漁船釣竿,湖波江浪作為寄情的物象,柳蔭船蓬即成了休憩避難的桃花源。在他們筆下,日月晨昏的漁夫生涯顯得輕松舒暢,撒網(wǎng)逐浪的歲月也變得碧波蕩漾,其樂無窮。但是,孫承宗的漁家別具一番情調(diào),道出了漁家的艱難與哀怨,對詩人,畫家號為“漁家樂”的時弊提出了詰難。
詩的前兩句白描了兩幅畫,一幅是雪月江上風(fēng)波圖,一幅是浪尖捕撈圖。在一個雪霽朗月的冬夜,迫于生計的漁夫撐著小船顛蕩在浪尖上。江上北風(fēng)凜冽,船板上涂滿了清冷月光。遙看岸上厚厚的雪,在月色下閃著模糊的寒光。在陰冷的背景映襯下,凸顯出打漁人家的辛苦。一個“呵”字,一個“提”字,生動逼真,人物神態(tài)畢現(xiàn)。呵一呵凍僵的手,試圖讓體溫來驅(qū)走些彌漫的寒氣,再拿起結(jié)滿冰霜的竹篙來撐船,一股涼意直透心底,手還是麻木的,漁夫艱難的撐著篙,費力的撒著網(wǎng),生活的小舟隨波逐流飄蕩著。
第三,第四句,直陳對詩人畫家好為“漁家樂”流弊的不滿。深齋重閣中的許多封建士大夫不去真正體察民苦,“不識”大自然的險風(fēng)惡浪,卻想當(dāng)然的描摹出一幅幅風(fēng)花雪月圖,借以派遣仕途失意惆悵和苦悶。 要想如實描繪出漁家的苦樂,沒有深入民間的勇氣,是不行的。此詩觀察細(xì)致,格調(diào)清新,文句簡潔,描摹傳神,筆力矯健,是為民請命的好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604385.html
相關(guān)閱讀:歐陽修《采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陳仲舉言為士則》閱讀理解及答案
王安石《南鄉(xiāng)子(自古帝王州)》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王之渙《宴詞》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王行《踏莎行?寫懷》閱讀練習(xí)及答案(含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