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借用客觀事物而抒發(fā)某種感情或某種觀點看法的詩歌。題材廣泛:
例如:
1、蟬
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
形象特點:一只在高樹上飲著清露、自在鳴叫的夏蟬。
思想內容:只要品性高潔,聲名自然遠揚,無須任何外在憑借。
手法:托物言志
2、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⑴簡要分析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點。
本詩抒情主人公是一個胸懷淡泊、精神閑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世歸隱思想的仕人。
詩人的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詩作中。詩人以“云自無心水自閑”自況,表面上寫白云隨風飄蕩,舒卷自如,無牽無掛,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從容自得,實際上正是詩人內心的獨白。
⑵本詩在藝術手法上有何突出特點?試簡要分析。
詩人運用象征手法寫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遙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懷和閑適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風浪象征社會風浪,言淺意深,理趣盎然。
3、畫眉鳥
歐陽修
百轉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⑴前兩句寫了什么內容?
前兩句描繪了林間畫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鳥聲宛轉,鳥影翩翩,山花絢麗,樹陰濃密,可以自由的飛翔。
⑵后兩句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
運用對比手法,將籠中畫眉和林間畫眉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的歌頌和追求。
4、柳
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注]李商隱青年時就考中進士,朝氣蓬勃,充滿信心,然而由于黨爭傾軋,使他長期沉淪下僚。詩人寫此詩時,妻子剛病故,自己又將只身赴蜀,去過那使人厭倦的幕府生涯。
⑴試析“曾逐東風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處。
“逐”字寫柳枝追逐春風,運用擬人手法,變被動為主動,寫出了柳條的蓬勃生機。
⑵試析這首詩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
前兩句寫春日之柳追逐東風,在繁花似錦的春日,在熱鬧非凡的樂游苑的舞筵上,與舞女翩翩起舞;后兩句寫秋日之柳,清秋斜陽,秋蟬哀鳴,何等蕭條凄涼。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襯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現(xiàn)出作者對秋日之柳的悲嘆之情。
⑶詩中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自傷遲暮,自嘆身世。(表達作者壯志難酬、命途多舛的悲涼心境。)
5、詠柳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請細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通過對柳樹“倚得東風勢便狂”“飛花蒙日月”的描摹,寫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們必無好下場,難逃滅亡的命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610019.html
相關閱讀:《新唐書?王忠嗣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揭?斯《寒夜作》閱讀練習及答案
《南霽云威武不能屈》閱讀練習及答案
《宋史?魏?之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