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史建瑭以輕兵夜擊梁軍,梁軍大擾,太祖與師厚皆棄輜重南走。太祖還東都,師厚留屯魏州。明年,太祖遇弒,友?自立,師厚乘間殺魏牙將潘晏、臧延范等,逐出節(jié)度使羅周翰,友?因以師厚為天雄軍節(jié)度使。
自太祖與晉戰(zhàn)河北,師厚常為招討使,悉領(lǐng)梁之勁兵。太祖崩,師厚遂逐其帥,而稍矜倨難制。友?陰欲圖之,召師厚入計事。其吏田溫等勸師厚勿行,師厚曰:“吾二十年不負(fù)朱家,今若不行,則見疑而生事,然吾知上為人,雖往,無如我何也。”乃以勁兵二萬朝京師,留其兵城外,以十余人自從,入見友?,友?益恐懼,賜與巨萬而還。
已而末帝謀討友?,問于趙巖,巖曰:“此事成敗,在招討楊公爾。得其一言諭禁軍,吾事立辦。”末帝乃遣馬慎交陰見師厚。師厚猶豫未決,謂其下曰:“方郢王弒逆時,吾不能即討。今君臣之分已定,無故改圖,人謂我何?”其下或曰:“友?弒父與君,乃天下之惡,均王仗大義以誅賊,其事易成。彼若一朝破賊,公將何以自處?”師厚大悟,乃遣其將王舜賢至洛陽,見袁象先計事,使朱漢賓以兵屯滑州為應(yīng)。末帝卒與象先殺友?。
末帝即位,封師厚鄴王,詔書不名,事無巨細(xì)皆以諮之,然心益忌而畏之。已而師厚瘍發(fā)卒,末帝為之受賀于宮中。由是始分相、魏為兩鎮(zhèn)。魏軍亂,以魏博降晉,梁失河北自此始。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師厚在籍中
B.?dāng)≈,匡凝棄城?wbr />
C.師厚乘間殺魏牙將潘晏、臧延范等
D.而稍矜倨難制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選其麾下勁卒百人獻(xiàn)于晉王
B.晉史建瑭以輕兵夜擊梁軍
C.今君臣之分已定
D.公將何以自處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今若不行,則見疑而生事,然吾知上為人,雖往,無如我何也。(4分)
(2)詔書不名,事無巨細(xì)皆以諮之,然心益忌而畏之(4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傳主楊師厚與梁朝三位君主的關(guān)系發(fā)生了怎樣微妙的變化?請簡要概括。(5分)
參考答案
8.【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意義的理解能力。根據(jù)語境,此處的“間”不是動詞,而是名詞,題干中“利用”已有“乘”表現(xiàn)其義,故“間”可直譯為名詞,意為“機會”。
9.【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A項的“其”均為“代詞,自己”。B項第一個“以”為動詞,率領(lǐng);第二個“以”為介詞,因為。C項第一個“之”為助詞,的;第二個“之”為代詞,我。D項第一個“何”為代詞,什么;第二個“何”為通假字,通“呵”,呵斥。
10.【參考答案】(1)現(xiàn)在如果不前往,就會被懷疑而惹出事端,但是我了解皇上(朱友?)的為人,我即使前去,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樣。(采分點:見,被,表被動。1分。雖,即使,1分。無如我何也,不能把我怎么樣,固定句式,1分。語句通順,1分。)
(2)朝廷給他的詔書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事情無論大小都征詢他的意見,但是內(nèi)心更加猜忌畏懼他。(采分點:不名: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1分。諮:通“咨”,征詢,商議。1分。益:更加。1分。語句通順,1分。)
11.【參考答案】與梁太祖:楊師厚攻城略地,功勛卓著,君臣共進(jìn)退,然逐步掌握兵權(quán)。
與朱友?:乘間殺死主帥,擁兵自重,朱友?默認(rèn)既成事實,后畏其權(quán)重,雖欲圖之,終賜與巨萬而還。
與梁末帝:末帝篡位,師厚同謀;末帝即位,受封鄴王,表面尊重而內(nèi)心猜忌畏懼,師厚死后,末帝受賀于宮中。
【參考譯文】
楊師厚,是潁州斤溝人。年少時輔佐河陽李罕之,李罕之投降晉國,挑選了自己帳下的勇士一百人獻(xiàn)給晉王,師厚就在這個名冊中。師厚在晉國,沒有什么名氣,后來因罪投奔梁朝,梁太祖讓他擔(dān)任宣武軍押衙、曹州刺史。梁朝進(jìn)攻王師范,楊師厚攻打臨朐,俘虜了王師范的副將有八十多人,攻占取棣州,因功授予齊州刺史。梁太祖攻打襄陽的趙匡凝,派遣楊師厚擔(dān)任先鋒。楊師厚砍伐西童山的樹木搭建一座浮橋,渡過漢水,攻打趙匡凝,大敗趙匡凝,趙匡凝棄城逃跑。楊師厚乘勝進(jìn)攻荊南,又趕走了趙匡凝的弟弟趙匡明,建立的功勞最多,授予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晉國的史建瑭率領(lǐng)輕裝的軍隊乘夜攻打梁軍,梁軍一片混亂,梁太祖與楊師厚都拋棄輜重向南逃走。太祖逃回東都,楊師厚留守魏州。第二年,梁太祖被殺,朱友?自立為梁王,楊師厚借此機會殺掉魏州牙將潘晏、臧延范等人,趕走節(jié)度使羅周翰,朱友?于是讓楊師厚擔(dān)任天雄軍節(jié)度使。
自從梁太祖與晉國在黃河以北打仗,楊師厚常常擔(dān)任招討使,統(tǒng)帥的全是梁朝的精兵。太祖死后,楊師厚于是趕走了統(tǒng)帥,逐步驕矜傲慢,難以控制。朱友?暗中想要對付他,下詔讓楊師厚到朝廷議事。他的下屬田溫等人勸說楊師厚不要前往,楊師厚說:“我二十多年沒有背叛過朱家(梁國),現(xiàn)在如果不前往,就會被懷疑而惹出事端,但是我了解皇上(朱友?)的為人,我即使前去,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樣。”
于是率領(lǐng)精兵兩萬前往京師,讓軍隊駐扎在城外,只率領(lǐng)十多人跟著自己進(jìn)入京師,前往朝見朱友?,朱友?更加害怕,賞賜他幾萬以后讓他回去。
不久梁末帝謀劃討伐朱友?,向趙巖詢問,趙巖說:“這件事成敗的關(guān)鍵,在于招討使楊師厚。只要得到他的一句話,曉諭禁軍,我們的事情立刻可以成功。”梁末帝于是派遣馬慎交暗中拜見楊師厚,楊師厚猶豫不決,對他的下屬說:“當(dāng)初郢王(朱友?)謀殺太祖時,我沒有率兵征討他,F(xiàn)在君臣的名分已經(jīng)確定,又無緣無故地改變計謀,別人會怎么看我呢?”他的部下中有人說:“朱友?殺害君父,均王(梁末帝,此時為均王)憑借大義來誅殺叛賊,這件事容易成功。他如果剿滅叛賊朱友?(而您卻沒有呼應(yīng)),您以后將怎么處理這件事呢?”楊師厚徹底醒悟,于是派遣他的部將王舜賢到洛陽,拜見袁象先,與他商議起事,派朱漢賓率軍駐守華州作為策應(yīng)。梁末帝最終與袁象先誅殺了朱友?。
梁末帝即位,封楊師厚為鄴王,朝廷給他的詔書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事情無論大小都征詢他的意見,但是內(nèi)心更加猜忌畏懼他。不久楊師厚身上長癰疽而死,梁末帝為此在朝堂接受群臣的朝賀。由此才將楊師厚的地盤分為相州、魏州兩鎮(zhèn)。魏州軍叛亂,魏博臣民投降晉國,梁國失去黃河以北的土地從此開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612284.html
相關(guān)閱讀:《[雙調(diào)]雁兒落兼得勝令?退穩(wěn)》閱讀答案
《滿江紅 段克己》閱讀答案
《赤壁》閱讀鑒賞及答案
《四犯令(月破輕云天淡注)》閱讀答案
【元】薩都剌《小闌干》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