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
黃落山川知晚秋,小蟲催女獻功裘。
老松閱世臥云壑,挽著滄江無萬牛。
【注】元豐四年,詩人任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令,很不得志。在草木枯黃的晚秋季節(jié),他思念起好友子由(蘇轍),此時蘇轍被貶筠州(今江西高安),兩地相隔不遠。
1.請簡要分析一二句中的“知”“催”二字的妙處。(5分)
2.詩的后兩句是什么意思?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6分)
參考答案
1.①“知”有知曉、明了的意思,詩人看到葉黃,“知”曉已是晚秋,(1分)
②“催”有催促的意思,寫出了時間的緊迫,(1分)
③這兩字,看似寫景,實際上詩人是融情于景,將一腔愁情托付晚秋黃葉、催人
小蟲,(1分)表達對自己落魄無依處境的郁悶和對仕途坎坷、壯志未酬的感慨。(2分)
2.①高臥云壑的老松,只有滄江挽纖的萬牛才能把它拖走。(2分)
②詩人以松自喻,表達了強烈地與惡濁的社會現(xiàn)實格格不入的孤傲之情;(2分)
③同時也與友人分享自己已看盡世態(tài)炎涼,看淡功名富貴,絕不與時俗同流合污的堅定意志。(2分)
簡析
此詩借寫晚秋自然景物的凋落與蟋蟀催促婦女織布趕制裘衣,抒發(fā)了作者落魄無依的郁悶感受,仕途坎坷多難、功名未遂的感慨,同時又強烈地表達了與惡濁的社會現(xiàn)實格格不入的孤傲之情,也有慰勉之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620946.html
相關(guān)閱讀:蘇軾《諸葛亮論》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朱淑真《菩薩蠻?秋(秋聲乍起梧桐落)》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南齊書?荀伯玉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李夢陽《秋望》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課內(nèi)文言文中考真題精選【七、八級,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