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
蔣冕②
斜日墜荒山,云黑天垂暮。時見空中一雁來,冷入殘?zhí)J去。
驚起卻低飛,有意同誰語。啄盡枝頭數(shù)點霜,還向空中舉。
【注】①這首詞是1082年12月,蘇軾在黃州貶所所作。②蔣冕:明世宗時大臣,為人剛正卻遭邪惡勢力忌恨和排擠。
(1)兩首詞都刻畫了鴻雁這一形象,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其形象特點的異同。(4分)
(2)兩首詞中都用到了“冷”字,請任選其中一個進行賞析。(4分)
參考答案
(1)蘇詞中,“孤鴻”單身只影,心里有恨卻無人能懂,只能躲進冰冷沙洲;蔣詞中一雁獨飛,心中有語卻無處訴說:兩首詞都表現(xiàn)了鴻雁處境的困苦和不被人理解的孤獨。蘇詞中的鴻雁“揀盡寒枝不肯棲”,在表現(xiàn)孤鴻驚恐不安、心懷幽恨之余,更見其不同流俗、清高自守的品格;蔣詞中,孤鴻在“啄盡枝頭數(shù)點霜”聊以解渴之后,“還向空中舉”,表現(xiàn)其在困境中奮起的昂揚斗志和頑強品格。(相同點和不同點各2分。)
(2)示例(一):“寂寞沙洲冷”中的“冷”,既指在夜深人靜、月掛疏桐之時,沙洲冰冷,(1分)也指被迫躲進沙洲的孤鴻內(nèi)心的寂寞凄涼,(1分)一語雙關(guān),自然流露詩人被貶后幽憤寂苦的心情。(1分)
示例(二):蔣詞中的“冷”,斜日荒山,云黑天暮,殘敗蘆葦,環(huán)境凄涼清冷,(1分)烘托了 “一雁”獨飛空中的寂寞凄苦,(1分)表現(xiàn)詩人因剛正而遭排擠的危苦境況和孤寂愁苦的心情。(1分)
簡析: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的詞作。此詞上片寫鴻見人,下片寫人見鴻,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了詞人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全詞借物比興,寫景興懷,托物詠人,物我交融,含蘊深廣,風(fēng)格清奇,為詞中名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633345.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安石《鐘山即事》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
戴表元《二歌者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李清照《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歸莊《嚴(yán)祺先文集序》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后漢書?朱?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