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習方法!

古詩詞試題答題方法步驟及答題模式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詩詞答題方法和步驟
(1)根據(jù)賦分,確定答點,先總(概括知識點)后分(分析闡釋),綱舉目張。抓住古詩中的“景”和“情”,就抓住了一切。所有的古詩不管怎么設(shè)題,都要回到“景”和“情”上來,即:用什么景抒發(fā)了什么情(思想),景(意境)有什么特點,與情有什么內(nèi)在關(guān)系(表現(xiàn)手法)。
(2)比較閱讀類的解題:要把握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主要的寫作手法,結(jié)合題干中的比較角度(思想內(nèi)容、情感、表達技巧)求同,析異;既要有總體分析,又要有具體分析。
(3)理解文意是關(guān)鍵,參悟意象是手段,情景關(guān)系情為主,緊扣詩題析通篇。
(4)做到不引文不答題。答題時,一定把理解和詩歌中的關(guān)鍵字關(guān)鍵詞或關(guān)鍵句放到分析中,這將極大的增強答案的規(guī)范性。
鑒賞口訣:①從題目認識對象,②從字面讀出感覺,③從注釋破解難點,④從作者了解背景,⑤從原作找到根據(jù),⑥從題干得到啟示,⑦從首聯(lián)找到特點,⑧從尾句參透主旨,⑨從景物把握情感,⑩從意境洞察心胸。

運用答題模式
1.對抒情形象的分析回答:身份+性格+思想。
鷓鴣天代人賦(辛棄疾)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分析:這首詞描寫了一位思婦,即一位內(nèi)心充滿“離恨”與“相思”的女性。她“眼底”充滿了“離恨”,明知視線已被青山遮斷,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自禁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著樓上的闌干(欄桿)遠望,足見其情之癡絕。
2.對詩歌意象的分析回答:表層含義+深層含義。
題菊花(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分析:滿院菊花在颯颯秋風中開放,似乎帶著寒意,散發(fā)著幽冷細微的芳香,蝴蝶也難得飛來采掇菊花的幽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開放。而統(tǒng)觀全詩,詩中的菊花寓意是當時社會上懷才不遇的有志之士的化身。作者既贊賞他們迎風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所遭的命運而憤激不平,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
3.對所抒發(fā)情感的理解和回答:通過什么+抒發(fā)(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漁歌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通過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淡、悠然、脫俗的意趣。
4.對詩歌意境的體味回答:客觀形象+主觀感受+交融了什么樣的感情。
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寫秋晚山景,描繪了山中秋雨過后清朗明凈的月夜:松間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漁舟,有機地勾勒出了一幅恬靜、淡遠的秋色晚景圖。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寫秋晚山景,借以表達作者對純樸安靜、放縱山林生活的熱愛。
5.對關(guān)鍵字的品位回答:詞語含義+手法+表達作用。
玉樓春(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分析“鬧”字:“鬧”字以動寫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天的濃烈氣氛和春天那一派盎然春意以及生機勃勃的美妙境界。
6.對表現(xiàn)手法的賞析回答:手法+表達作用。
關(guān)河令(周邦彥)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凄冷。佇聽寒聲,云深無雁影。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本詞上闋先寫薄暮凄清之景,孤獨的旅客默立客庭中,長鳴傳來,不見雁影,營造了一種凄清的氛圍。下闋的“孤燈”與上片相呼應(yīng),孤寂凄苦之情自然流露于詞的字里行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641592.html

相關(guān)閱讀:辛棄疾《審勢》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明史?毛羽健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閱讀練習及答案
薛濤《籌邊樓》閱讀答案及賞析
《金史?張浩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