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尋隱者韋九山人于東溪草堂 閱讀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詞閱讀及答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尋隱者韋九山人于東溪草堂 朱灣

尋得仙源訪隱淪①,漸來深處漸無塵。

初行竹里唯通馬,直到花間始見人。

四面云山誰作主,數(shù)家煙火自為鄰。

路傍樵客何須問,朝市如今不是秦②。

注釋:①隱淪:泛指神仙。②如今不是秦:語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14.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首聯(lián)緊承題意,點名入山尋訪隱者。詩人將“隱者”與“隱淪”作對比,把隱者隱居的東溪形容為仙源,流露出他對韋九山人的崇敬之情。

B.頷聯(lián)“唯”“始”兩個副詞用得貼切,既表明詩人一路前行的狀態(tài),更惟妙惟肖地傳達了那種乍驚還喜的心情。從章法上看,此聯(lián)照應了上聯(lián)中的“仙源”一詞。

C.“四面云山誰作主,數(shù)家煙火自為鄰”巧用設問,一問一答,緊密呼應!叭恕钡某霈F(xiàn)給山色增添了幾分盎然的生氣。

D.尾聯(lián)以議論作結(jié),標舉承平而隱的風尚!俺小狈褐笁m世。韋九山人為了逃避世俗煩惱以及無法人世的困惑,隱逸山林,實為避禍之舉。

E.全詩語言自然清新,詩脈婉轉(zhuǎn)流暢,意境淡遠悠長。詩人通過對隱者東溪草堂的描繪,表現(xiàn)了自己與眾不同的超脫情懷。

15.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4.(5分)AD 【評分標準】選A得3分, 選D得2分,共5分,選B.C.E不得分。

【解析】A.本題考查對詩歌句意和表達技巧鑒賞能力!霸娙藢ⅰ[者’與 ‘隱淪’作對比”說法錯誤。詩人以“隱淪”指代韋九山人。

D.本題考查對詩歌主旨和內(nèi)容的分析能力!绊f九山人為了逃避世俗煩惱以及無法入世的困惑,隱逸山林,實為避禍之舉”說法與“標舉承平而隱的風尚”前后矛盾。塵世之中尚為承平之世,不是秦末亂世,韋九山人隱逸山林不是避禍之舉,而是天性使然。

15.(共6分,其中答出情感給2分,分析每點給1分,意思對即可。)

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厭倦朝市、向往歸隱的心情。(或?qū)ξ蹪釅m世的厭棄,對遠離塵世的隱居生活的喜愛。)(2分)(1)首聯(lián)“無塵”二字寫出了詩人對于幽靜安寧的山林的欣賞,也透露出作者對污濁塵世的厭棄。(1分)(2)頷聯(lián)“唯通馬”足見深山之僻野幽邃,“始見人”則更進一步表現(xiàn)了曲徑通幽的意境,緊扣詩題中的“隱”。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1分)(3)頸聯(lián)描寫了一個四面云山、寥闊寂靜、遠離塵俗的美好境地,宛若到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表現(xiàn)作者對幽靜僻遠的自然環(huán)境的喜愛。(1分)(4)尾聯(lián)雖以議論作結(jié),但作者對韋九山人隱逸山林天性使然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744381.html

相關(guān)閱讀:辛棄疾《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閱讀答案鑒賞賞析試題
宋詞賞析 周邦彥 訴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盤
從軍北征 閱讀附答案
宋詞賞析 程垓 摸魚兒?掩凄涼
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閱讀答案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