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顏之儀,字子升,瑯邪臨沂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古詩詞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顏之儀,字子升,瑯邪臨沂人也,晉侍中含九世孫。祖見遠,齊御史治書。正色立朝,有當(dāng)官之稱。及梁武帝執(zhí)政,遂以疾辭。尋而齊和帝暴崩,見遠慟哭而絕。梁武帝深恨之,謂朝臣曰:“我自應(yīng)天從人,何預(yù)天下人事,而顏見遠乃至于此。”當(dāng)時嘉其忠烈,咸稱嘆之。父協(xié),以見遠蹈義忤時,遂不仕進。梁元帝為湘東王,引協(xié)為其府記室參軍。協(xié)不得已,乃應(yīng)命。

之儀幼穎悟,三歲能讀《孝經(jīng)》。及長,博涉群書,好為詞賦。嘗獻《神州頌》,辭致雅贍。梁元帝手敕報曰:“枚乘二葉,俱得游梁;應(yīng)貞兩世,并稱文學(xué)。我求才子,鯁慰良深。”

江陵平,之儀隨例遷長安。世宗以為麟趾學(xué)士,稍遷司書上士。高祖初建儲宮,盛選師傅,以之儀為侍讀。太子后征吐谷渾,在軍有過行,鄭譯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譴,唯之儀以累諫獲賞。即拜小宮尹,封平陽縣男,邑二百戶。宣帝即位,遷上儀同大將軍、御正中大夫,進爵為公,增邑一千戶。帝后刑政乖僻,昏縱日甚,之儀犯顏驟諫,雖不見納,終亦不止。深為帝所忌。然以恩舊,每優(yōu)容之。及帝殺王軌,之儀固諫。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諒直無私,乃舍之。

宣帝崩,劉?、鄭譯等矯遺詔,以隋文帝為丞相,輔少主。之儀知非帝旨,拒而弗從。?等草詔署訖,逼之儀連署。之儀厲聲謂?等曰:“主上升遐,嗣子沖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賢戚之內(nèi),趙王最長,以親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備受朝恩,當(dāng)思盡忠報國,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儀有死而已,不能誣罔先帝。”于是?等知不可屈,乃代之儀署而行之。隋文帝后索符璽,之儀又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于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將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出為西疆郡守。

隋文帝踐極,詔征還京師,進爵新野郡公。開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州清靜,夷夏悅之。十年正月,之儀隨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識之,命引至御坐,謂之曰:“見危授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古人所難,何以加卿。”乃賜錢十萬、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卒,年六十九。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周書》列傳第三十二)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梁武帝深恨之——恨:怨恨
B.然以恩舊,每優(yōu)容之——優(yōu)容:寬容
C.奈何一但欲以神器假人——假:授,給予
D.命引出,將戮之——引:拉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體現(xiàn)顏之儀敢于“直言”的一組是( )
①當(dāng)時嘉其忠烈,咸稱嘆之 ②之儀犯顏驟諫,雖不見納,終亦不止 ③及帝殺王軌,之儀固諫
④之儀知非帝旨,拒而弗從 ⑤之儀有死而已,不能誣罔先帝 ⑥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⑤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顏之儀幼年穎悟,長大后,喜歡寫詞賦,曾經(jīng)給梁元帝進獻了一篇《神州頌》,文辭典雅富麗,梁元帝親自回書稱贊他的才能。
B.顏之儀曾被選為太子侍讀,可后來太子征討吐谷渾時,在軍中有不軌行為,其他人都因不能糾正輔助而受到責(zé)罰,只有顏之儀因為屢次勸諫而獲賞。
C.宣帝去世后,劉防、鄭譯等人偽造遺詔,讓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顏之儀知道不是宣帝的旨意,拒絕相從。
D.隋文帝做了皇帝后,將他征回京師,加封了他爵位,認(rèn)為顏之儀是一位能“見危授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的人。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帝后刑政乖僻,昏縱日甚,之儀犯顏驟諫,雖不見納,終亦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見危授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古人所難,何以加卿。
參考答案:
1.A
2.B
3.C
4.(1)宣帝其后刑法政治偏邪,昏庸驕縱一天比一天厲害,顏之儀屢次冒犯主上的尊嚴(yán)進諫、雖然未被采納,始終未停止上諫言。
  (2)危難時刻勇于獻出白已的生命,面臨笠死存亡的緊急關(guān)頭而不改變節(jié)操,古人也難做到,用什么來嘉獎你。


二: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梁武帝深恨之 恨:怨恨

B.然以恩舊,每優(yōu)容之 優(yōu)容:寬容

C.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假:授,給予

D.命引出,將戮之 引:拉

A(遺憾)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體現(xiàn)顏之儀敢于“直言”的一組是

①當(dāng)時嘉其忠烈,咸稱嘆之

②之儀犯顏驟諫,雖不見納,終亦不止

③及帝殺王軌,之儀固諫

④之儀知非帝旨,拒而弗從

⑤之儀有死而已,不能誣罔先帝

⑥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

A.①③⑥ B. ②③⑥ C.②④⑤ D. ①④⑤

B(①是說顏見遠,④是之儀拒絕相從偽詔,非直言)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顏之儀幼年穎悟,長大后,喜歡寫詞賦,曾經(jīng)給梁元帝進獻了一篇《神州頌》,文辭典雅富麗,梁元帝親自回書稱贊他的才能。

B.顏之儀曾被選為太子侍讀,可后來太子征討吐谷渾時,在軍中有不軌行為,其他人都因不能糾正輔助而受到責(zé)罰,只有顏之儀因為屢次勸諫而獲賞。

C.宣帝去世后,劉?、鄭譯等人偽造遺詔,讓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顏之儀知道不是宣帝的旨意,拒絕相從。

D.隋文帝做了皇帝后,將他征回京師,加封了他爵位,認(rèn)為顏之儀是一位能“見危授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的人。

C(“讓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錯)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顏之儀字子升,是瑯邪臨沂人,晉侍中顏含第九代孫。祖父顏見遠,任齊御史治書。在朝中神情莊重態(tài)度嚴(yán)肅,居官稱職,為人稱揚。到梁武帝執(zhí)政時,以疾病為由辭官。不久齊和帝突然而死,見遠大哭而致氣絕。梁武帝深感遺憾,對朝臣說:“我自從順應(yīng)天命和順從人心臨政以來,參與干涉天下人事,而顏見遠竟至于如此。”當(dāng)時稱贊他忠烈,都為他感嘆。父親顏協(xié),因為見遠蹈義觸犯時政權(quán)要,因而不任官職。梁元帝做湘東王,推薦顏協(xié)任其府記室參軍。顏協(xié)不得已,只好赴任。

之儀幼年穎悟,三歲時能讀《孝經(jīng)》。長大后,博覽群書,喜好寫詞賦。曾經(jīng)進獻《神州頌》,文辭典雅富麗。梁元帝親手回書說:“枚乘父子都能與梁王游學(xué),應(yīng)貞兩代,都被稱贊為有文學(xué)才能。我尋求才子,心中的郁塞得到很大寬解。”

江陵平定后,顏之儀按照規(guī)定遷到長安。世宗任其為麟趾學(xué)士,不久遷升為司書上士。高祖剛設(shè)立太子,認(rèn)真替他選擇師傅,選之儀為侍讀。太子后來征討吐谷渾,在軍中有不軌行為,鄭譯等人都因不能糾正輔助而受到責(zé)罰,只有顏之儀因為屢次勸諫而獲賞。因而授任小宮尹,封平陽縣男,食邑二百戶。宣帝即位,晉位上儀同大將軍、御正中大夫,進爵為公,增加食邑一千戶。宣帝其后刑法政治乖僻,越來越昏縱,顏之儀屢次冒犯主上的尊嚴(yán)進諫,雖然未被采納,始終未停止上諫言。宣帝十分忌恨他。但由于有舊恩,也一直加以優(yōu)容。當(dāng)宣帝殺王軌,顏之儀堅持進諫。宣帝大怒,想將他也處死。后來以他誠實正直而無私心,沒有執(zhí)行。

宣帝去世,劉?、鄭譯等偽造遺詔,以隋文帝為丞相,輔助少主。顏之儀知道不是宣帝的旨意,拒絕相從。劉?等人草詔而署名之后,逼迫之儀接著署名。顏之儀厲聲對劉?等人說:“主上去世,繼嗣之子年幼,朝廷大權(quán)應(yīng)該由才能杰出的宗族掌握,F(xiàn)在皇親之中,趙王年齡最大,以親以德來說,都應(yīng)該寄以重任。你們備受朝恩,應(yīng)一心盡忠報國,怎么能一下子就將朝庭大權(quán)交給別人!之儀只是一死罷了,不能欺騙先帝。”因此劉?等人知道他不可屈服,于是代替之儀署名而公布。隋文帝后來又索要符璽,顏之儀又正色說:“這是天子的信物,自有主人,做宰相的為什么要?”隋文帝因此大怒,下令帶出去,想殺掉他,但是因為他在民眾中聲望很高,才放掉他。出朝做西疆郡守。

隋文帝做了皇帝,下詔將他征回京師,進爵為新野郡公。開皇五年,任為集州刺史。在任期間州內(nèi)清平安寧,各民族百姓都很喜歡。十年正月,之儀按例上朝廷去進見。隋文帝見到后就認(rèn)出了他,命帶他到御座前,對他說:“危難時刻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guān)頭而不改變節(jié)操,古人也難做到,用什么來嘉獎你。”于是賜錢十萬、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去世,終年六十九歲。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752061.html

相關(guān)閱讀:曾鞏《越州鑒湖圖》序 閱讀答案及翻譯
《甘草子 柳永》閱讀答案
陳與義《臨江仙 高詠楚詞酬午日》閱讀
《廣群芳譜》《次韻中玉水仙花二首(其一)》比較閱讀答案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