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別舍弟宗一》閱讀答案(附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古詩詞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 9~10 題。 別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 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 萬死投荒十二。 桂嶺瘴來云似墨, 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9~10
題。

別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 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 萬死投荒十二。
  桂嶺瘴來云似墨, 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 長在荊門郢樹煙。
 9
、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5
分)

10
、頸聯(lián)中兩處比喻各有何妙處?(6
分)
參考答案:
詩歌鑒賞:
9
、遠(yuǎn)謫異鄉(xiāng),報國無門,經(jīng)投荒,歷盡劫難,兄弟離別,形單影只。
10
、前一比喻,描寫自己所處之地,瘴氣彌漫,烏云似墨,形象地寫出了自己處境地險惡;后一比喻,想象宗一行經(jīng)洞庭之時,春色已近,水天相接,含蓄地表達(dá)了天涯相隔之情
元和十一(816
)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從柳州(今廣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縣)去,柳宗元寫了這首詩送別。全詩蒼茫勁健,雄渾闊遠(yuǎn),感慨深沉,感情濃烈,抒發(fā)了詩人政治上生活上郁郁不得志的悲憤之情。
  詩的一、三、四聯(lián)著重表現(xiàn)的是兄弟之間的骨肉情誼。一聯(lián)開篇點(diǎn)題,點(diǎn)明別離,描敘兄弟惜別之情。“
越江”
,即粵江,這里是指柳江。兩句意思是說:自己的心靈因長期貶謫生活的折磨,已經(jīng)成了“
零落殘魂”
;而這殘魂又遭逢離別,更是加倍黯然神傷。在送兄弟到越江邊時,雙雙落淚,依依不舍。
  第三聯(lián)是景語,也是情語,是用比興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對照。“
桂嶺”
,在今廣西賀縣東北,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嶺。“
桂嶺瘴來云似墨”
,寫柳州地區(qū)山林瘴氣彌漫,天空烏云密布,象征自己處境險惡。“
洞庭春盡水如天”
,遙想行人所去之地,春盡洞庭,水闊天長,山川阻隔,相見很難了。
  詩的最后一聯(lián),說自己處境不好,兄
弟又遠(yuǎn)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夢,在夢中經(jīng)常夢見“
郢”
(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帶的煙樹。“
煙”
字頗能傳出夢境之神。詩人說此后的“
相思夢”
在“
郢樹煙”
,情誼深切,意境迷離,具有濃郁的詩味。宋代周紫芝曾在《竹坡詩話》中提出非議說:“
夢中安能見郢樹煙?‘
煙’
字只當(dāng)用‘
邊’
字。”
清代馬位則認(rèn)為:“
既云夢中,則夢境迷離,何所不可到?甚言相思之情耳。一改‘
邊’
字,膚淺無味。”
(《秋窗隨筆》)近人高步瀛也說:“‘
郢樹邊’
太平凡,即不與上復(fù),恐非子厚所用,轉(zhuǎn)不如‘
煙’
字神遠(yuǎn)。”
(《唐宋詩舉要》)后二說有理。“
煙”
字確實(shí)狀出了夢境相思的迷離惝惚之態(tài),顯得情深意濃,十分真切感人。
  這首詩所抒發(fā)的并不單純是兄弟之間的骨肉之情,同時還抒發(fā)了詩人因參加“
永貞革新”
而被貶竄南荒的憤懣愁苦之情。詩的第二聯(lián),正是集中地表現(xiàn)他長期郁結(jié)于心的憤懣與愁苦。從字面上看,“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報荒十二”
,似乎只是對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觀實(shí)寫,因?yàn)樗毁H謫的地區(qū)離京城確有五、六千里,時間確有十二之久。實(shí)際上,在“
萬死”
、“
投荒”
、“
六千里”
、“
十二”
這些詞語里,就已經(jīng)包藏著詩人的抑郁不平之氣,怨憤凄厲之情,只不過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跡,讓人“
思而得之”
罷了。我們知道,柳宗元被貶的十二,死的機(jī)會確實(shí)不少,在永州就曾四次遭火災(zāi),差一點(diǎn)被燒死。詩人用“
萬死”
這樣的夸張?jiān)~語,無非是要渲染自己的處境,表明他一心為國,卻被長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
蠻荒”
之地,這該是多么不公平、多么令人憤慨呵!
南宋嚴(yán)羽在《滄浪詩話》中說:“
唐人好詩,多是征戌、遷謫、行旅、別離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fā)人意。”
柳宗元的這首詩既敘“
別離”
之意,又抒“
遷謫”
之情。兩種情意上下貫通,和諧自然地熔于一爐,確是一首難得的抒情佳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822154.html

相關(guān)閱讀:《七步詩(曹植)》
《虞美人 清?屈大均》閱讀答案
《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 晏殊》閱讀答案
《溪居  柳宗元》閱讀答案
《舟中曉望》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