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定樓遇急雨①
陸 游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瀘游。
江山重復爭供眼,風雨縱橫亂入樓。
人語朱離②逢峒獠③,棹歌?乃下吳舟。
天涯住穩(wěn)歸心懶,登覽茫然卻欲愁。
【注】①詩人入蜀,奔走八年,奉召自成都東歸,途經(jīng)瀘州,寫下此詩。②朱離:形容異地語音難辨。③峒獠:指西南山地的少數(shù)民族。
8.本詩頷聯(lián)有何精妙之處?請簡要賞析。(5分)
9.本詩以愁字作結(jié),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詩人因何而愁。(6分)
參考答案:
8.①這兩句描繪了山重水復、風橫雨急的圖景。江上、山間風雨相挾,隨著蕭蕭風聲,透過森森雨幕,但見百川千流,奔騰呼嘯,競赴眼底,沖進樓中。(2分)②爭為爭相,競相之意,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地寫出山洪奔涌的景象;亂寫出風勁雨急的動態(tài)場景。(2分)(本點煉字方面賞析重復縱橫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手法方面分析情景關系也可酌情給分)③緊扣標題急雨,更充分地表現(xiàn)了急雨的特點(或為下文的抒情做鋪墊)。(1分)
9.①羈旅漂泊之愁。首聯(lián)連用梁、益、瀘三地名,寫出詩人久居蜀地,不斷變換行程的羈旅之苦。②客居他鄉(xiāng)之愁。詩人客居他鄉(xiāng),人語朱離,難免思鄉(xiāng)。③前路茫然之愁。詩人登高望遠,仰對茫茫云天,欲向誰語;俯視迢迢原野,不辨去路,怎不生愁?④去留兩難之愁。詩人住穩(wěn)蜀地,使他依戀難舍,留也難安,去也難安。(每點2分,答滿3點即可滿分。答孤獨之情可給1分)
賞析
這首詩首聯(lián)交代了作者在四川的行蹤以及沿江東下情景,頷聯(lián)寫其登樓所見。
南定樓在瀘州州治,對江負山。江上風大,山間雨急,風雨相挾,縱橫奔突。而在這風橫雨狂之時,隨著蕭蕭風聲,透過森森雨幕,但見重巖疊嶂,百川千流,奔騰呼嘯,競赴眼底。因其風勁雨驟,更覺山重水復;而山洪奔涌,又襯出風緊雨急。一個爭字,一個亂字,形象地寫出暴風急雨時的景象,可謂傳神。江山重復爭供眼,風雨縱橫亂入樓這兩句在表現(xiàn)手法上從瞬息即變的景物之中,抓取了最能體現(xiàn)情景的形象來渲染。寫景如此,始可稱工。
頸聯(lián)繼續(xù)寫詩人眼前所見,耳中所聞。宋朝時,邊地風化禮教未開,其語言外人難解。人語朱離逢峒獠,隱有其地不可久留之意。再寫棹歌?乃下吳舟,同時描述行旅,飽含著作者不少的鄉(xiāng)情。這兩句詩,分開看,都只是客觀的描寫,而放在一起,則形成對照,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的歸鄉(xiāng)心情。
陸游久居蜀地,對這里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無論是漢中形勝,還是成都繁華,都使他依戀難舍。一旦離去,往事便分明在目,惜別之情頓起,正所謂慣住天涯,歸心倦懶,便是此意。但詩人十載為客,如今歸去,思鄉(xiāng)之情,終不能免。但留也難安,去也難安,兩種情思,一般繾綣。詩人登高望遠,仰對著茫茫云天,欲向誰語?而俯視迢迢原野,不辨去路。他心無所主,怎不生愁?結(jié)句所寫天涯住穩(wěn)歸心懶,登覽茫然卻欲愁,正是這種迷茫之情。
整首詩所寫景象變化極快,忽寫行役之苦,忽寫江山之勝,忽寫風雨之狂,忽寫土俗之陋,忽寫歸心之切,忽寫登覽之愁。首聯(lián)連用梁、益、瀘三地名,將十年宦旅、千里蜀中,概況在一聯(lián)之中,如駿馬奔騰,讀之如可聞之迅足踏地之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877166.html
相關閱讀:《鷓鴣天 有懷京師上元》閱讀及答案
《漁家傲.東昌道中》閱讀附答案
宋詞賞析 樓? 霜天曉角?梅
送楊少府貶郴州 王維閱讀附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獵-漁家傲-比較閱讀答案鑒賞賞析欣賞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