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注】①這首七律詩是在《紅樓夢》第37回因探春提議創(chuàng)建大觀園詩社開社時的首場集體詩作。因恰好有人送入白海棠兩盆,就吟詠此物,詩社遂命為“海棠社”。此次詩賽,由探春限韻,探春、寶釵、寶玉、黛玉每人一首,后來湘云又來補作兩首。黛玉的這首詩,被海棠詩社社長李紈稱為“風流別致”,歷來評論家認為此詩有與眾不同的個性及風貌。②月窟:月中仙境,月宮。仙人:嫦娥?c袂:白絹做的衣服。
1.此詩的頷聯(lián)歷來為人稱道,請從表現(xiàn)手法和語言的角度賞析此聯(lián)。(5分)
2.此詩的最大特點是以花寫人,托物言志。詩中的種花人、白海棠花以及“秋閨怨女”,都是林黛玉的自我寫照。請具體分析林黛玉通過白海棠寫出了自己的哪些思想性格?(6分)
參考答案
1.(1)表現(xiàn)手法:擬人、聯(lián)想、想象(答出兩種即可)。擬人,“偷來”“借得”,巧用了擬人手法。(2分)
(2)語言:“偷來”一詞,貶詞褒用,想象新穎,靈巧別致,意趣盎然,突出白海棠的潔靜嬌羞,柔美可人。“借得”樸詞見新,靈動飄逸,突出白海棠的香魂四溢,芳芬誘人。二詞配合,巧用擬人,見姿見態(tài),見色見韻,顯出詩人慧心。(3分)
2.(1)“碾冰為土玉為盆”,玉盆冰土中白海棠清雅,種花之人“碾冰為土”“玉為盆”,寫出種花人之高潔。
(2)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正面描寫白海棠。寫出白海棠的潔白、堅貞、孤傲,寫出林黛玉的高潔、孤傲。
(3)“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寫出白海棠的寂寞、幽怨、悲愁,也寫出林黛玉寄人籬下寂寞、孤獨、哀怨的思想性格。
(4)“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通過寫白海棠無處訴說的深情,寫出林黛玉的多情。
總之,詩中白海棠表現(xiàn)出的高潔、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詩人通過白海棠含蓄地表現(xiàn)了林黛玉清高超拔,空靈飄逸的品性。
以上四點答出三點即可。
賞析:
林黛玉的《詠白海棠》見《紅樓夢》第三十七回。林黛玉詩才敏捷,此詩一揮而就。
首聯(lián)“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不寫花而先寫種花之人,與薛寶釵之詩同一起法。首句寫湘簾半卷,門亦半開,種花人已呼之欲出,但與“珍重芳姿晝掩門”之人風韻卻截然不同:一瀟灑活潑,一穩(wěn)重矜持,恰成明顯對比。次句寫種花之人“碾冰為土”以“玉為盆”,則種花人之高潔可知,玉盆冰土中白海棠之清雅更可知。此聯(lián)借寫種花人寫花,已將種花人與白海棠的神韻畫出輪廓。
頷聯(lián)“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正面描寫白海棠,特寫其得梨蕊、梅花之長的風度精神。此聯(lián)意思不過是說海棠白如梨蕊,神韻猶如梅花,但“偷來”“借得”說法新巧,顯出詩人慧心。
頸聯(lián)“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為流水對,將白海棠花比作“秋閨怨女”用以“拭啼痕”的“縞袂”,而此“縞袂”又系“月窟仙人”所縫制,可見詩人想象力之豐富。全聯(lián)的意思是說:深閨中幽怨的女兒將嬋娥所縫制的白色娟袖揩拭眼淚。這“秋閨怨女”就是黛玉自己。其時黛玉正居父喪,身穿白色孝服,詩人將寫實與幻想糅合,畫出了白海棠哀愁的形象。
尾聯(lián)“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繼續(xù)以人寫花,她倦倚昏夜西風之中,嬌羞默默,無處訴說自己的一片深情。
黛玉此詩的特點是以人寫花,新穎別致。詩中的種花人、白海棠花以及擬花之“秋閨怨女”,又都是她的自我寫照。詩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瀟灑、機靈、高潔、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與寶釵的白海棠詩相同,她們都在詩中表現(xiàn)了自我,但黛玉之真率與寶釵之矯情,表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特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888710.html
相關(guān)閱讀:蘇軾《答秦太虛書》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元稹《西歸絕句(五江上損容顏)》閱讀練習及答案
王羲之《蘭亭集序》閱讀練習及答案
劉長卿《送上人》閱讀答案及賞析
曹雪芹《對月寓懷》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