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對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有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征,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故鳥有鳳而魚有鯤。鳳凰上擊九千里,絕云霓,負(fù)蒼天,足亂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藩籬之?,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鯤魚朝發(fā)昆侖之墟,暴?于碣石,暮宿于孟諸。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
譯文: 楚襄王問宋玉說:“先生也許有不檢點的行為吧?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稱贊你呢?”
宋玉回答說:“是的,是這樣,有這種情況。希望大王寬恕我的罪過,允許我把話說完。”
“有個客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著他唱的有幾千人;后來唱《陽阿》、《薤露》,都城里跟著他唱的有幾百人;等到唱《陽春》、《白雪》的時候,都城里跟著他唱的不過幾十人;最后引其聲而為商音,壓低其聲而為羽音,夾雜運用流動的徵聲時,都城里跟著他應(yīng)和的不過幾個人罷了。這樣看來,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所以鳥類中有鳳凰,魚類中有鯤魚。鳳凰展翅上飛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負(fù)著蒼天,兩只腳攪亂浮云,翱翔在那極高遠(yuǎn)的天上;那跳躍在籬笆下面的小?雀,豈能和它一樣了解天地的高大!鯤魚早上從昆侖山腳下出發(fā),中午在渤海邊的碣石山上曬脊背,夜晚在孟諸過夜;那一尺來深水塘里的小鯢魚,豈能和它一樣測知江海的廣闊!
“所以不光是鳥類中有鳳凰,魚類中有鯤魚,士人之中也有杰出人才。圣人的偉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獨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為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cifu/374919.html
相關(guān)閱讀:辭賦精選之九歌
岳陽樓記原文及藝術(shù)手法
辭賦精選之風(fēng)賦賞析
《永州八記》之鉆?潭記【賞析】注解+譯文
《答客難》【賞析】注解+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