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宋?歐陽修《朋黨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辭賦精選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宋?歐陽修《朋黨論》 來源:丁文龍 原文: 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 ;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里也。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祿也,所貪者財貨也;當其同 利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返相賊害,雖其兄弟 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形者 忠義,所惜者名節(jié);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知事國,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此君 子之朋也。故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堯之時,小人共工、歡兜等四人為一朋,君子八元、八愷十六人為一朋。舜佐堯,退四 兇小人之朋,而進元、愷君子之朋,堯之天下大治。及舜自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 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稱美,更相推讓,凡二十二人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書》曰:“紂有臣億萬,惟億萬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紂之時,億萬人各異心,可 謂不為朋矣,然紂以亡國。周武王之臣三千人為一大朋,而周用以興。后漢獻帝時,盡取天 下名士囚禁之,目為黨人;及黃巾賊起,漢室大亂,后方悔悟,盡解黨人而釋之,然已無救 矣。唐之晚年,漸起朋黨之論。及昭宗時,盡殺朝之名士,咸投之黃河,曰:“此輩清流, 可投濁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為朋,莫如紂;能禁絕善人為朋,莫如漢獻帝;能誅戮清 流之朋,莫如唐昭宗后世;然皆亂亡其國。更相稱美、推讓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 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誚舜為二十二朋黨所欺,而稱舜為聰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 與小人也。周武之世,舉其國之臣三千人共為一朋。自古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 興者,善人雖多而不厭也。
嗟乎!治亂興亡之跡,為人君者可以鑒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cifu/410625.html

相關閱讀:七發(fā)原文+翻譯+賞析
唐朝孟翱《謙受益賦》
唐朝陳山甫《五丁力士開蜀門賦》《有征無戰(zhàn)賦》《漢武帝重見李夫
《醉翁亭記》原文譯文及賞析
辭賦精選之高唐賦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