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宋?蘇軾《明君可以為忠言賦(明則知遠,能順忠告為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辭賦精選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宋?蘇軾《明君可以為忠言賦(明則知遠,能順忠告為韻)》 來源:丁文龍 原文: 臣不難諫,君先自明。智既審乎情偽,言可竭其忠誠。虛己以求,覽群言于止水;昌言而告,恃至信于平衡。君子道大而不回,言出而為則。事父能孝,故可以事君;謀身必忠,而況于謀國。然而言之雖易,聽之實難,論者雖切,聞者多惑。茍非開懷用善,若轉丸之易從;則投人以言,有按劍之莫測。國有大議,人方異詞。佞(nìng,巧言諂媚)者莫能自直,昧者有所不知。雖有智者,孰令聽之?皎如日月之照臨,罔(wǎng,無)有遁形之蔽;雖復藥石之瞑(頭昏)眩(目眩),曾何苦口之疑。蓋疑言不聽,故確論必行;大功可成,故眾患自遠。上之人聞危言而不忌,下之士推赤心而無損。豈微忠之能致,有至明而為本。是以伊尹丑有夏而歸亳(bó地名),大賢固擇所從;百里愚于虞而智秦,一身非故相反。噫,言悅于目前者,不見跬步之外;論難于耳順者,有以百年而興。茍其聰明蔽于嗜好,智慮溺于愛憎,因其所喜而為善,雖有愿忠而孰能?心茍無邪,既坐瞻于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彼非謂之賢而欲違,知其忠而莫受。目有瞇則視白為黑,心有蔽則以薄為厚。遂使諛臣乘隙以匯進,智士知微而出走。仲尼不諫,懼將困于婦言;叔孫詭辭,畏不免于虎口。故明主審遜志(xùn zhì,迎合心意)之非道,知拂心之謂忠。不求耳目之便,每要社稷之功。有漢宣之賢,充國得盡破羌之計;有魏明之察,許允獲伸選吏之公。大哉事君之難,非忠何報。雖曰伸于知己,而無自辱于善道!对姟凡辉坪,哲人順德之行,可以受話言之告。

(律賦衡裁卷三 人事類 / 清·湯稼堂 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cifu/490116.html

相關閱讀:封燕然山銘
唐朝符載《愁賦-》
唐朝林藻《冰池照寒月賦》
《西樵山賦》家住長安(劉能英)
唐朝梁德!秾毝x》《投人夜光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