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和答詩十首?和思?xì)w樂》(作者-白居易)唐詩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品介紹】

  《和答詩十首·和思?xì)w樂》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選入《全唐詩》的第425卷。

【原文】

  和答詩十首·和思?xì)w樂

  作者:唐·白居易

山中不棲鳥,夜半聲嚶嚶。似道思?xì)w樂,行人掩泣聽。

皆疑此山路,遷客多南征。憂憤氣不散,結(jié)化為精靈。

我謂此山鳥,本不因人生。人心自懷土,想作思?xì)w鳴。

孟嘗平居時,娛耳琴泠泠。雍門一言感,未奏淚沾纓。

魏武銅雀妓,日與歡樂并。一旦西陵望,欲歌先涕零。

峽猿亦何意,隴水復(fù)何情。為入愁人耳,皆為腸斷聲。

請看元侍御,亦宿此郵亭。因聽思?xì)w鳥,神氣獨(dú)安寧。

問君何以然,道勝心自平。雖為南遷客,如在長安城。

云得此道來,何慮復(fù)何營。窮達(dá)有前定,憂喜無交爭。

所以事君日,持憲立大庭。雖有回天力,撓之終不傾。

況始三十馀,年少有直名。心中志氣大,眼前爵祿輕。

君恩若雨露,君威若雷霆。退不茍免難,進(jìn)不曲求榮。

在火辨玉性,經(jīng)霜識松貞。展禽任三黜,靈均長獨(dú)醒。

獲戾自東洛,貶官向南荊。再拜辭闕下,長揖別公卿。

荊州又非遠(yuǎn),驛路半月程。漢水照天碧,楚山插云青。

江陵橘似珠,宜城酒如餳。誰謂譴謫去,未妨游賞行。

人生百歲內(nèi),天地暫寓形。太倉一?米,大海一浮萍。

身委逍遙篇,心付頭陀經(jīng)。尚達(dá)死生觀,寧為寵辱驚。

中懷茍有主,外物安能縈。任意思?xì)w樂,聲聲啼到明。

【注釋】

①作于元和五年(810)。此皆和答元填詩。

②微之:元棋之字。東臺:東都留臺。

③左轉(zhuǎn):貶滴。江陵:府名,即荊州,時為荊南節(jié)度使治所。士曹掾:士曹參軍,掌津梁、舟車、舍宅、百工眾藝之事。按:元鎮(zhèn)元和五年春自監(jiān)察御史分司東都貶江陵府士曹參軍。

④內(nèi)直:在翰林院值班。

⑤永壽寺:在長安永樂坊。景龍三年,中宗為永壽公主所立。見《唐會要》卷四八及《長安志》卷七。

⑥新昌里:在長安皇城南朱雀門街東,靠近延興門,屬萬年縣。白居易時居此。

⑦話:全詩校:“一作語。”

⑧山北寺:在藍(lán)田縣藍(lán)田山北。

⑨季弟:指白行簡。

⑩執(zhí)事:供役使的人。書信中用作對方敬稱。

11十七章:指卷三八五《思?xì)w樂》至卷三八六《苦雨》十七首詩。

12杓直:李建之字。拒非:李復(fù)禮之字。嚶嚶:鳥鳴聲。

13孟嘗:孟嘗君田文,戰(zhàn)國齊人,為四公子之一。雍門周善琴,見孟嘗君,孟嘗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門周曰:“臣之所為足下悲者一事也……千秋萬歲之后,廟堂必不血食矣。高臺既以壞,曲池既以塹,墳?zāi)辜纫云,嬰兒豎子、樵采薪蕘者,?躅其足而歌其上。眾人見之,無不愀焉,為足下悲之,曰:‘夫以孟嘗君尊貴,乃可使若此乎!’”于是孟嘗君法然泣涕,承睫而未殞。雍門周引琴而鼓之,孟嘗君涕浪汗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國亡邑之人也。”見漢劉向《說苑·善說》。

14魏武:魏武帝曹操,漢獻(xiàn)帝建安十五年建銅雀臺,故址在今河北臨漳西南故鄴城內(nèi)西北隅。.《樂府詩集》卷三一引《鄴都故事》:“魏武帝遺命諸子曰:‘吾死之后,葬于鄴之西岡上……妾與伎人,皆著銅雀臺,臺上施六尺床,下穗帳,朝晡上酒脯帳精之屬。每月朝十五,輒向帳前作伎。汝等時登臺,望吾西陵墓田。’”

15峽猿:三峽啼猿。

16隴水:隴頭水。北朝樂府《隴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絕。”

17元侍御:指元祺,貶江陵前為監(jiān)察御史。

18郵亭:驛館。

19持憲:執(zhí)法。

20《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1展禽:柳下惠。《論語·微子》:“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22靈均:屈原字。《史記·屈原傳》:“漁父見而間之日:‘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dú)清,眾人皆醉而我獨(dú)醒,是以見放。’”。獲戾:得罪。東洛:洛陽。函南荊:即荊州。。《史記·貨殖列傳》:“安邑千樹棗,燕、秦千樹栗,蜀、漢、江陵千樹橘……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23宜城:縣名,今屬湖北。晉張華《輕薄篇》:“蒼梧竹葉清,宜城九醞?。”

24一?米:猶一粟。形容渺小。?,草名,結(jié)實(shí)如小米!肚f子·秋水》:“計中國之在海內(nèi),不似?米之在太倉乎?”

25逍遙篇:《莊子》篇名。

26頭陀經(jīng):《心王頭陀經(jīng)》。全稱為《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jīng)》。

27死生:全詩校:“一作生死。”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后人稱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遷居下?(今陜西渭南)。是唐代的杰出詩人和文學(xué)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對白居易稱“詩魔”、“詩王”、“詩豪”、“詩史”等,日本學(xué)界則稱白居易為“詩神” 。其實(shí),在唐代對白居易的稱呼是“詩仙”之稱,請看唐宣宗的詩:“綴玉聯(lián)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進(jìn)士,由校書郎累官至左拾遺。在此期間,他關(guān)心朝政,屢屢上書言事,并寫了不少諷諭詩,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權(quán)貴忌恨,被貶為江州司馬。此后他歷任忠州、杭州、蘇州等地刺史。官終刑部尚書。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白居易的詩全集欄目。(http://)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他與元稹一起,倡導(dǎo)旨在揭露時弊的“新樂府運(yùn)動”,寫了《秦中吟》十首,《新樂府》五十首等,對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現(xiàn)實(shí)作了深刻批判。在藝術(shù)上,白居易詩以平易曉暢著稱,在當(dāng)時就流布很廣。有《白氏長慶集》,存詩近三千首,數(shù)量之多,為唐人之冠。

【繁體對照】

卷425_15【和答?十首·和思??】白居易

山中不??,夜半???。似道思??,行人掩泣?。

皆疑此山路,?客多南征。???不散,?化?精?。

我?此山?,本不因人生。人心自?土,想作思??。

孟?平居?,?耳琴令令。雍?壹言感,未奏?沾?。

魏武?雀妓,日????。壹旦西陵望,欲歌先涕零。

?猿亦何意,?水?何情。?入愁人耳,皆????。

?看元侍?,亦宿此?亭。因?思??,神??安?。

?君何以然,道?心自平。??南?客,如在?安城。

?得此道?,何??何?。??有前定,?喜?交?。

所以事君日,持?立大庭。?有回天力,?之?不?。

?始三十?,年少有直名。心中??大,眼前爵??。

君恩若雨露,君威若雷霆。退不?免?,?不曲求?。

在火辨玉性,?霜?松?。展禽任三黜,?均??醒。

?戾自?洛,?官向南?。再拜??下,?揖?公卿。

?州又非?,?路半月程。?水照天碧,楚山插?青。

江陵橘似珠,宜城酒如?。????去,未妨??行。

人生百??,天地?寓形。太?壹?米,大海壹浮萍。

身委逍?篇,心付?陀?。尚?死生?,???辱?。

中??有主,外物安能?。任意思??,??啼到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gushi/1153028.html

相關(guān)閱讀:《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陽字)》岑參唐詩賞析
中秋節(jié)的古詩有哪些
清平調(diào)?其二 李白
《上湖田館南樓憶朱宴》劉長卿唐詩賞析
屈原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