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的作者是杜甫,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20卷第17首!驹摹颗阃跏逃菛|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 作者:唐·杜甫姚公美政誰與儔,不減昔時陳太丘。邑中上客有柱史,多暇日陪驄馬游。東山高頂羅珍羞,下顧城郭銷我憂。清江白日落欲盡,復攜美人登彩舟。笛聲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燈前往往大魚出,聽曲低昂如有求。三更風起寒浪涌,取樂喧呼覺船重。滿空星河光破碎,四座賓客色不動。請公臨深莫相違,回船罷酒上馬歸。人生歡會豈有極,無使霜過沾人衣!咀⑨尅1、寶應元年(762)通泉縣作。姚通泉:通泉縣令姚某。2、美政:美好的政績。儔:相比。3、陳太丘:指后漢太丘縣令陳?!逗鬂h書·陳?傳》載:陳?除太丘長,“修德清靜,百姓以安。”4、柱史:即柱下史,周秦官名,相當于后世的侍御史。老子曾為周柱下史,故后世用作侍御史的美稱。此指王侍御。5、珍羞:珍貴的食品。6、清江:涪江。7、美人:官妓。8、怨:全詩校:“一作怒。”9、逶迤:從容自得貌。10、《荀子·勸學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11、三更:半夜。12、喧呼:喧鬧呼喊。13、色不動:斂容屏息。14、公:指在座賓主。臨深:如臨深淵,即戒慎恐懼之意。深,全詩校:“一作江。”莫相違:毋忘警戒。15、歡會:歡聚。16、露:原作“過”,校云:“一作露”,據(jù)改。魏文帝曹丕《善哉行》:“霜露沾我衣。”【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杜審言父親)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世尊稱為“詩圣”,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wǎng)”的杜甫的詩全集欄目。(http://) 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是因為在杜甫所作的詩多詩風沉郁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郁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并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詩人之一,對后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鸥ι朴谶\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并加以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fā)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復,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xiàn)出顯著的創(chuàng)造性,積累了關于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jīng)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著作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望》、《絕句》、《望岳》等等!痉斌w對照】《全唐?》卷220_17【陪王侍?同登?山最高?宴姚通泉,晚?酒泛江】杜甫姚公美政??儔,不?昔??太丘。邑中上客有柱史,多暇日陪驄??。?山高??珍羞,下?城郭?我?。清江白日落欲?,??美人登彩舟。笛??怨哀中流,妙舞委迤夜未休。?前往往大?出,?曲低昂如有求。三更?起寒浪?,取?喧呼?船重。?空星河光破碎,四座?客色不?。?公?深莫相?,回船?酒上??。人生???有?,?使霜?沾人衣。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gushi/1166578.html
相關閱讀:古詩:今日良宴會
中秋節(jié)的古詩詞精選
湖亭望水
聞慶州趙縱使君與黨項戰(zhàn)中箭身死,輒書長句
夜泊牛渚懷古六州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