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終南云際精舍尋法澄上人不遇歸高冠東潭石淙望秦嶺微雨作貽友人》的作者是岑參,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98卷。
【原文】
終南云際精舍尋法澄上人不遇歸高冠東潭石淙望秦嶺微雨作貽友人
作者:唐·岑參
昨夜云際宿,旦從西峰回。
不見林中僧,微雨潭上來。
諸峰皆青翠,秦嶺獨不開。
石鼓有時鳴,秦王安在哉。
東南云開處,突兀獼猴臺。
崖口懸瀑流,半空白皚皚。
噴壁四時雨,傍村終日雷。
北瞻長安道,日夕生塵埃。
若訪張仲蔚,衡門滿蒿萊。
【注釋】
①作于天寶三載登第前隱于高冠時。云際精舍:杜甫《?陂行》:“船舷暝戛云際寺。”云際為終南(秦嶺)之一山,在陜西戶縣東南。山上有佛寺,本名居賢捧日寺,宋太平興國三年改名大定寺,見《長安志》卷一五。高冠東潭:在終南山高冠谷(在戶縣東南三十里)口!额惥庨L安志》卷九:“高觀(或作冠)潭,《關中記》:‘高觀谷,在御宿川草堂東南。’谷口瀑布千丈,落深潭,人望之心驚股傈,不敢逼視,謂之煎油潭。”石淙:當為高冠谷內地名。
②旦:全詩校:“一作適。”峰:全詩校:“一作嶺。”
③石鼓:鼓形的大石!稘h書·五行志上》:“石鼓鳴,有兵。”按:開元、天寶之際,唐與吐蕃、奚、契丹等曾多次發(fā)生戰(zhàn)爭。
④秦王:指唐太宗李世民。世民即位前被高祖封為秦王。
⑤突兀:高峻貌。獼猴臺:疑為終南山峰名。
⑥全詩校:“《河岳英靈》無上四句,有‘水深斷山口,吼沫相喧?’二句。”
【作者介紹】
岑參(cén shēn) (約715年—770年)唐代詩人。南陽(今屬河南)人。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jīng)史。二十歲至長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742~756)年間,兩度出塞,居邊塞六年,頗有雄心壯志。安史亂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轉起居舍人等職,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后罷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詩題材廣泛,長于七言歌行。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wǎng)”的岑參的詩全集欄目。(http://)
岑參的詩題材廣泛,除一般感嘆身世、贈答朋友的詩外,出塞以前曾寫了不少山水詩,詩風頗似謝?、何遜,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參所作善于描繪塞上風光和戰(zhàn)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繁體對照】
卷198_25【?南??精舍?法澄上人不遇?高冠?潭石淙望秦?微雨作?友人】岑?
昨夜??宿,旦?西峰回。
不?林中僧,微雨潭上?。
?峰皆青翠,秦??不?。
石鼓有??,秦王安在哉。
?南???,突兀?猴?。
崖口?瀑流,半空白??。
?壁四?雨,傍村?日雷。
北瞻?安道,日夕生?埃。
若??仲蔚,衡??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gushi/1196401.html
相關閱讀:《沙丘城下寄杜甫》(作者-李白)唐詩賞析
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之囚參謀幕府因贈之
《江中對月》(作者-劉長卿)唐詩賞析
《尋天臺山》【賞析】注解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