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許秀才至辱李蘄州絕句,問斷酒之情因寄》的作者是杜牧,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24卷。
【原文】
許秀才至辱李蘄州絕句,問斷酒之情因寄
作者:唐·杜牧
有客南來話所思,故人遙枉醉中詩。
暫因微疾須防酒,不是歡情減舊時。
【注釋】
①李蘄州:李播,字子烈,(789~?)當(dāng)時詩名甚著,白居易稱頌他“動筆詩傳鮑謝風(fēng)”(《寄李蘄州》),但其人之詩傳世者甚少,《全唐詩》卷四九一僅錄存其《見志》詩一首:“去歲買琴不與價,今年沽酒未還錢。門前債主雁行立,屋里醉人魚貫眠。”態(tài)度不免無賴,詩尤近于打油,完全看不出有什么鮑(照)謝(靈運(yùn))之風(fēng)。又《全唐詩》卷七七三有署名李播的一首五絕《見美人聞琴不聽》:“洛浦風(fēng)流雪,陽臺朝暮情。聞琴不肯聽,似妒卓文君。”不知道這詩的作者與當(dāng)過蘄州刺史大排行十九的李播李子烈是否為同一人。此詩稍見情志,但似乎也并沒有什么特別值得推崇的地方。白居易何以那樣高度評價他的詩,實在難以理解。按白居易在自己的《對酒有懷寄李十九郎中》一詩中引用過李十九播《悼故妓》中的兩句:“直應(yīng)人世無風(fēng)月,始是心中忘卻時”,也同樣未見得如何秀出。
【作者介紹】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杜牧的詩全集欄目。(http://)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過華清宮》等。杜牧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他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bǔ)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矯之。其七絕尤有逸韻遠(yuǎn)神,晚唐諸家讓渠獨(dú)步。 牧之有抱負(fù),好言兵,以濟(jì)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宣和書譜》云:“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臺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后,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fēng)韻”。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張好好詩》,行草墨跡,系太和八年(834)32歲時所書。帖為麻箋,縱28.2厘米,橫162厘米,46行,總322 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fēng)韻。真跡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曾經(jīng)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biāo)、乾隆、嘉慶、宣統(tǒng)內(nèi)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于《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杜牧由于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繁體對照】
卷524_92【?秀才至辱李?州?句,??酒之情因寄】杜牧
有客南??所思,故人?枉醉中?。
?因微疾?防酒,不是?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gushi/1215469.html
相關(guān)閱讀:塞下曲
菊花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冬日歸舊山
雞鳴歌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