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過分水嶺》的作者是溫庭筠,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79卷。此詩化無情之物為有情,抒寫作者在過分水嶺時與溪水的一段因緣及其感受。
【原文】
過分水嶺①
作者:唐·溫庭筠
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嶺頭②便是分頭③處,惜別④潺?⑤一夜聲。
【注釋】
①分水嶺:一般指兩個流域分界的山。這里是指陜西省略陽縣的?冢山,它是漢水和嘉陵江的分水嶺。
②嶺頭:山頭。
③分頭:分別;分手。
④惜剮(guǎ):舍不得離別。
⑤潺?(chán yuán):河水緩援流動的樣子。這里是指河水流動的聲音。
【賞析】白話譯文
溪水本是無情的,但入山這三天里,得到了它的同行,便有了情感。前邊就是分頭之處了,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依依惜別之情。
【賞析】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山水詩是溫庭筠在旅途之中所作。據(jù)記載,分水嶺在漢中府略陽縣東南八十里,嶺下水分東西流,在唐代是著名的交通要道。詩題“過分水嶺”,卻并沒有特意寫翻越分水嶺,而是寫過分水嶺的行程中一路相伴的溪水與自己的一段友情,并抒發(fā)由此引生的詩意感受。
【賞析】
化無情之物為有情,往往是使平凡事物富于詩意美的一種藝術(shù)手段。
此詩語言樸素而似散文,然而卻頗富情趣。不僅把一條山間溪流擬人化了,而且擬的還是個癡情的小女生,她不辭辛苦的送行三日,離別前夜終于忍不住嗚咽起來,給人感覺既可愛,又有情,甚至惹人想溫言而又輕柔的替飛卿去撫慰她?梢韵胂,此條溪流必然是娟秀而溫婉的,而且和飛卿一路相處愉快,否則飛卿大概也不會有這般佳興。
首句就從溪水寫起。溪水是沒有感情的自然物,但眼前這條溪水,卻又似乎有情。在這里,“無情”是用來引出“有情”、突出“有情”的。“有情”二字,是一篇眼目,下面三句都是圍繞著它來具體描寫的。“似”字用得恰到好處,它暗透出這只是詩人時或浮現(xiàn)的一種主觀感覺。換成“卻”字,便覺過于強調(diào)、坐實,可是能夠肯定并強調(diào)溪水的有情,賦予溪水一種動人的人情美;改成“亦”字,又不免掩蓋主次,使“無情”與“有情”平分秋色。只有這個“似”字,語意靈動輕妙,且與全詩平淡中見深情的風(fēng)格相統(tǒng)一。這一句在點出“有情”的同時,也就設(shè)置了懸念,引導(dǎo)讀者去注意下面的解答。
次句敘事,暗點感到溪水“似有情”的原因。?冢山是漢水與嘉陵江的分水嶺,因為山深,所以“入山三日”方能到達(dá)嶺頭。山路蜿蜒曲折,緣溪而行,故而行旅者感到這溪水一直在自己側(cè)畔同行。其實,入山是向上行,而水流總是向下,溪流的方向和行人的方向并不相同,但溪水雖不斷向相反方向流逝,而其潺?聲卻一路伴隨。因為深山空寂無人,旅途孤孑無伴,這一路和旅人相伴的溪水便變得特別親切,仿佛是有意不離左右,以它的清澈面影、流動身姿和清脆聲韻來慰藉旅人的寂寞。讀者從“得同行”的“得”字中,可以體味到詩人在寂寞旅途中邂逅良伴的欣喜;而感于溪水的“有情”,也于“得”字中見出。
“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一夜聲。”在“入山三日”,相伴相依的旅程中,“溪水有情”之感不免與日俱增,因此當(dāng)?shù)巧蠋X頭,就要和溪水分頭而行的時候,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依依惜別之情。但卻不從自己方面來寫,而是從溪水方面來寫,以它的“惜別”進(jìn)一步寫它的“有情”。嶺頭處是旅途中的一個站頭,詩人這一晚就在嶺頭住宿。在寂靜的深山之夜,耳畔只聽到嶺頭流水,仍是潺?作響,徹夜不停,仿佛是在和自己這個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話別。這“潺?一夜聲”五字,暗補“三日同行”時日夕所聞。溪聲仍是此聲,而當(dāng)將別之際,卻極其自然地感覺這溪水的“潺?一夜聲”如同是它的深情的惜別之聲。在這里,詩人巧妙地利用了分水嶺的自然特點,由“嶺頭”引出旅人與溪水的“分頭”,又由“分頭”引出“惜別”,因惜別而如此體會溪聲。聯(lián)想的豐富曲折和表達(dá)的自然平易,達(dá)到了和諧的統(tǒng)一。寫到這里,溪水的“有情”已經(jīng)臻于極致,詩人對溪水的深情也自在不言中了。
分水嶺下的流水,潺?流淌,千古如斯。由于溫庭筠對羈旅行役生活深有體驗,對朋友間的情誼分外珍重,他才能發(fā)現(xiàn)溪水這樣的伴侶,并賦予它一種動人的人情美。與其說是客觀事物的詩意美觸發(fā)了詩人的感情,不如說是詩人把自己美好的感情移注到了客觀事物身上。
【作者介紹】
溫庭筠(約812年-866年),是唐代詩人,又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詞風(fēng)濃綺艷麗,語言工煉,格調(diào)清俊,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有“溫李”之稱,但其成就無論從思想內(nèi)容上還是藝術(shù)形式上來說,都不如李商隱。他當(dāng)時與李商隱、段成式文筆齊名,號稱“三十六體”。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溫庭筠的詩全集欄目。(http://)
溫庭筠的先世溫彥博雖是宰相,而溫庭筠是溫彥博的裔孫?墒牵搅藴赝ン薜臅r候,其家世已衰微。溫庭筠與令狐?之子令狐?友好,經(jīng)常出入于相府。同時與段成式兩家頗睦,互通詩文,輯為《漢上題襟集》,溫庭筠遂將女兒嫁給了段成式之子段安節(jié)。
溫庭筠詩風(fēng)上承南唐梁、陳宮體的余風(fēng),下啟花間派的艷體,是民間詞轉(zhuǎn)為文人詞的重要標(biāo)志。溫庭筠作為詞人的地位很高。他著有《握蘭》、詞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現(xiàn)存的《花間集》收集了66闋他的詞作、列為篇首。溫庭筠詞風(fēng)婉麗、情致含蘊、辭藻濃艷,今存310余首,后世詞人如馮延巳、周邦彥、吳文英等多受他影響。
【繁體對照】
卷579_23【?分水?】?庭筠
溪水?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便是分??,惜?潺?壹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gushi/1226774.html
相關(guān)閱讀:池上·小娃撐小艇
卜算子?相思似海深
晚春
《奉寄韋太守陟》(作者-王維)唐詩賞析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