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中書令裴公挽歌詞二首·其一》的作者是溫庭筠,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77卷。
【原文】
中書令裴公挽歌詞二首·其一
作者:唐·溫庭筠
王儉風(fēng)華首,蕭何社稷臣。
丹陽布衣客,蓮渚白頭人。
銘勒燕山暮,碑沉漢水春。
從今虛醉飽,無復(fù)污車茵。
【注釋】
①中書令裴公:即裴度!杜f唐書·文宗紀(jì)下》:開成四年(839)三月“丙申,司徒、中書令裴度卒”。
②王儉:南齊人,字仲實,官尚書右仆射,領(lǐng)吏部。長于禮學(xué),熟悉朝儀。嘗謂人曰:“江左風(fēng)流宰相,唯有謝安。”此以儉比況裴度。事見《南史·王儉傳》。
③蕭何為西漢開國名臣,高祖論功,以為第一。參見《史記·蕭相國世家》。社稷臣:袁盎日:“絳侯所謂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與在,主亡與亡。”參見《史記·袁盎傳》。此以蕭何比況裴度。
④陶弘景隱句曲山,梁武帝時,常咨詢以朝廷大事,時目為山中宰相。參見《梁書》、《南史》本陶。陶弘景為丹陽派,常自稱丹陽布衣。參見《溫飛卿詩集》曾益注引《姓譜》。
⑤王儉為衛(wèi)將軍,用庾杲之為衛(wèi)將軍長史,蕭緬與儉書曰:“庾景行(杲之)泛綠水,依芙蓉,何其麗也。”時人以入儉府為蓮花池,故緬書美之。參見《南史·庾杲之傳》。
⑥銘勒句:后漢竇憲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紀(jì)功,令班固作銘。參見《后漢書·竇憲傳》。
⑦碑沉句:晉杜預(yù)好為后世名,鎮(zhèn)襄陽時,刻二石碑,紀(jì)其勛跡,一沉萬山之下,一立峴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為陵谷乎!”參見《晉書,杜預(yù)傳》。襄陽臨漢水。峴山、萬山皆在襄陽,俱臨漢水。
⑧夏承燾《溫飛卿系年》據(jù)此二句,以為溫似曾從裴度游。污車茵:丞相丙吉馭吏嗜酒,醉嘔丞相車上,吏欲斥去之,丙吉以為不可,曰:“以醉飽之失去士,使此人將何所容?不過污丞相車茵耳。”參見《漢書·丙吉傳》。
【作者介紹】
溫庭筠(約812年-866年),是唐代詩人,又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詞風(fēng)濃綺艷麗,語言工煉,格調(diào)清俊,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有“溫李”之稱,但其成就無論從思想內(nèi)容上還是藝術(shù)形式上來說,都不如李商隱。他當(dāng)時與李商隱、段成式文筆齊名,號稱“三十六體”。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溫庭筠的詩全集欄目。(http://)
溫庭筠的先世溫彥博雖是宰相,而溫庭筠是溫彥博的裔孫。可是,到了溫庭筠的時候,其家世已衰微。溫庭筠與令狐?之子令狐?友好,經(jīng)常出入于相府。同時與段成式兩家頗睦,互通詩文,輯為《漢上題襟集》,溫庭筠遂將女兒嫁給了段成式之子段安節(jié)。
溫庭筠詩風(fēng)上承南唐梁、陳宮體的余風(fēng),下啟花間派的艷體,是民間詞轉(zhuǎn)為文人詞的重要標(biāo)志。溫庭筠作為詞人的地位很高。他著有《握蘭》、詞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現(xiàn)存的《花間集》收集了66闋他的詞作、列為篇首。溫庭筠詞風(fēng)婉麗、情致含蘊、辭藻濃艷,今存310余首,后世詞人如馮延巳、周邦彥、吳文英等多受他影響。
【繁體對照】
卷577_65【中?令裴公挽歌?二首】?庭筠
王???首,?何社稷臣。
丹?布衣客,??白?人。
?勒燕山暮,碑沈?水春。
?今?醉?,????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gushi/1275828.html
相關(guān)閱讀:粵王臺懷古
《櫻桃花下》(作者-李商隱)唐詩賞析
《靈云池送從弟》(作者-王維)唐詩賞析
姑蘇懷古
《三月十日流杯亭》(作者-李商隱)唐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