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水龍吟?西湖懷古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 臨堤臺榭,畫船樓閣,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 使百年南渡,一時豪杰,都忘卻、平生志。   可惜天旋時異,藉何人、雪當(dāng)年恥? 登臨形勝,感傷今古,發(fā)揮英氣。 力士推山,天吳移水,作農(nóng)桑地。 借錢塘潮汐,為君洗盡,岳將軍淚! 賞析   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義氣息的詞作。詞人筆觸徘徊在懷古與傷今之間,徜徉在幻想和現(xiàn)實之側(cè)。寫得慷慨悲壯。下筆千鈞,表情亦淋漓酣暢。   寫西湖的詞,古往今來真不知有多少!南宋末年陳德武這首詞雖題曰“懷古”,卻更多是“感今”的。   此詞一起不凡,是屬于那種“起句貴突兀”(沈德潛《說詩?語》),“起句當(dāng)如爆竹,驟響易徹”(謝榛《四溟詩話》),令人為之一震!暗赜泻矫溃瑬|南第一州”,是宋仁宗御制題辭。但詞的首句是“果”,次句是“因”,即正由于“西湖自古多佳麗”,所以她才使錢塘成了“東南第一名州”。這兩句與柳永“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望海潮》)的寫法頗相似,都從大處落墨,“概述”錢塘或西湖的氣象非凡,接著才作具體描述。   接下來六句,分別從空間和時間來寫西湖的“佳麗”。堤上,亭臺樓閣,園林秀美;堤下,湖水蕩漾,游人歌吹。“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在六月;“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在九月,自夏到秋,“四山晴翠”,景色宜人,風(fēng)光明媚。這里說的雖是夏秋間事,實際含有四季風(fēng)光,無不秀美的意思。這三句顯然來自柳永的詞“重湖疊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傊陨狭鋸目臻g和時間上描述了西湖的“佳麗”,而錢塘成為“東南第一名州”,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不過詞人用了這樣多筆墨寫名州美景,并非欣賞她的秀麗風(fēng)光,從全篇看,這只是一種借托而已。   靖康二年(即宋高宗趙構(gòu)建炎元年)北宋淪亡,宋室南渡,偏安在西子湖畔(因稱錢塘為臨安)。那時候,多少志士仁人發(fā)出過“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飛);“擁精兵十萬,橫行沙漠,奉迎天表”(李綱);“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張元干)。但是結(jié)果呢?“使百年南渡,一時豪杰,都忘卻、平生志!睉(yīng)該說詞人在這里所指斥的并非是誓志收復(fù)中原、為國立功的文臣武將。所謂“一時豪杰”是指南渡之初,那些也曾感慨過、激昂過、甚至痛哭流涕而后來壯志消沉抗戰(zhàn)不徹底的人。詞的這幾句,在張元干《賀新郎?送胡邦衡謫新州》中有著極其高度的概括:“況人情老易悲難訴”!叭饲槔弦住保捎跁r過境遷,朝中一些官僚和士大夫們,安于現(xiàn)狀,習(xí)以為常,“直把杭州作汴州”,逐漸忘掉國難家仇了!上片的最后這幾句正如文及翁《賀新郎?西湖》中寫的:“一勺西湖水,渡江來、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厥茁尻柣ㄊ澜纾瑹熋焓螂x之地。更不復(fù)、新亭墮淚!蹦纤胃餐銮昂筮@樣的憤激之言,悲壯之音,總藉“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傳出,看來可能因為她地處南宋的“首都”吧。   詞的上片先寫西湖的“佳麗”,結(jié)以“都忘卻,平生志”,以美景映哀情,興亡之思,郁憤之感,已彌漫字里行間。至下片便汪洋恣肆,一發(fā)不可收拾,而且生出了奇思異想來。   “可惜天旋時異,藉何人雪當(dāng)年恥?”“天旋時異”,古人常用翻天覆地來比喻時代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如《長恨歌》“天旋地轉(zhuǎn)回龍馭”便是。公元1127年汴京淪陷,徽宗、欽宗和后妃、公主、百工技藝、娼優(yōu)、儒生以及金銀、珍寶、器皿等被擄北去。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少見的奇恥大辱。但如今憑靠何人才能雪恥呢?換頭這二句,感慨殊深,激憤之情,較前尤甚,也即文及翁詞中“問中流擊楫何人是?千古恨,幾時洗”的意思,為國勢的危殆而焦灼。   但正由于希望尚未完全泯滅,所以當(dāng)?shù)桥R這地形險固(“形勝”)之地的時候,一方面“感傷今古”,一方面又覺得英雄才氣尚可發(fā)揮,還沒有到國中無人、國勢不可挽救的地步?真是既抱希望,又感無望,充分表現(xiàn)出此刻“登臨”的復(fù)雜矛盾感情。細(xì)品味筆意,卻是頗曲折的。   “力士推出”,指傳說中古時巴蜀五個力士推山的故事。《蜀王本紀(jì)》:“天為蜀生五個力士,能徙山。秦王獻(xiàn)美女于蜀王,遣五個迎女。見一大蛇入山穴中,五個共引蛇,山崩,壓殺五個秦女,皆化為石,而山分為五嶺。”“天吳移水”,“天吳”,海神名。《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朝陽之谷,有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其為獸也,人面八首,八足八尾,皆青黃也”。聯(lián)系起下句“作農(nóng)桑地”,是作者希望能有神人來推山移水,把西湖變?yōu)檗r(nóng)桑之地。這一奇思妙想與上面的“畫船樓閣,游人歌吹”和“都忘卻、平生志”緊相聯(lián)系,是詞人復(fù)雜矛盾而充滿郁憤心情的又一種表現(xiàn)形式。可是無情的現(xiàn)實是:“至南宋建都,則游人仕女,畫舫笙歌,日費萬金,盛之至矣,時人目為銷金鍋”(郎瑛《七修類鎬》)。如果鏟除這罪惡的淵藪,變?yōu)檗r(nóng)桑良田,就可以有益于人民了。但這只不過是幻想,鏟除這個銷金鍋,南宋君臣,達(dá)官貴人,地主豪紳會找另一個尋歡作樂的地方。詞寫至此,再一轉(zhuǎn)折:   “借錢塘潮汐,為君洗盡,岳將軍淚。”紹興十一年(1141),抗金名將岳飛大敗金兀術(shù),進(jìn)軍朱仙鎮(zhèn),距汴京僅四十五里,大河南北人心振奮,在此大好形勢下,宋高宗趙構(gòu)用秦檜計以一日十二道金牌招回,誣陷至死。這里詞人祝愿用錢塘江水來湔雪國恥,以慰岳飛在天之靈。   上片敘西湖佳麗為指斥南宋君臣斷送大好山河映襯;下片一幻想或許有人可“雪當(dāng)年恥”,再幻想“發(fā)揮英氣”,三幻想“力士推山,天吳移水,作農(nóng)桑地”,四幻想“借錢塘潮汐”,為岳飛報仇雪恨。幻想重重,轉(zhuǎn)折層層,一股憂國傷時的感情,欲有所為卻又明知已不可為,將復(fù)雜矛盾而始終充滿郁憤的愛國哀思,表達(dá)得委曲深刻。江順詔曰:“詞貴柔”、“詞貴曲”、“詞貴巧”、“詞貴蘊蓄”(見《詞話叢編》二十冊)。此詞寫景明麗,多用柳永《望海潮》句,并無特色,但其抒情,卻稱得上是取徑巧,用語柔,達(dá)情曲而又蘊蓄的了,不失為一首愛國主義的佳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gushi/35984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