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
-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資訊
|
提高記憶力
|
增強記憶力
|
右腦記憶方法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手機版
記憶力訓練
記憶法
記憶術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fā)
速讀訓練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注意力訓練
超右腦
左右腦
最強大腦
全腦速讀
快速閱讀
思維模式
學習計劃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吸引力法則
潛意識
催眠術
潛能開發(fā)
速讀教程
勵志名言
經(jīng)典語錄
電子課本
早教
幼教
小學
作文
詞語
句子
詩詞大全
唐詩三百首
全唐詩
古詩三百首
古詩大全
宋詞精選
全宋詞
元曲精選
經(jīng)典詩句
詩歌鑒賞
詩詞名句
辭賦精選
詩人大全
詩詞閱讀
古詩文閱讀
高中詩詞
初中詩歌
文言文閱讀
高中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小學文言文
高中現(xiàn)代詩
現(xiàn)代詩
勵志詩歌
精品推薦:
記憶力培訓
|
快速閱讀培訓
|
速讀訓練軟件
|
超右腦訓練卡片
|
數(shù)字編碼卡
逍遙右腦
>
詩詞大全
>
古詩大全
>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②遠目,獻愁供恨,玉簪(zān)螺髻(jì)③。落日樓頭,斷鴻④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⑤看了(liǎo),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⑥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⑦。可惜流年⑧,憂愁風雨⑨,樹猶如此⑩!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wèn)英雄淚? 注釋 。1)建康:今江蘇南京。 。2)遙岑(cén):遠山。 。3)玉簪螺髻(jì):玉簪,碧玉簪。螺髻螺旋盤結(jié)的發(fā)髻。皆形容遠山秀美。 。4)斷鴻:失群的孤雁。 。5)吳鉤:本指一種彎形的劍,相傳吳王命國中做金鉤,有人殺掉自己兩子,以血涂鉤,鑄成雙鉤獻給吳王。后代指利劍。此處用唐李賀《南園》意:“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十五州!卑抵甘諒捅狈绞У刂狻 。6)季鷹:據(jù)《晉書?張翰傳》載,張翰(字季鷹)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因想到家鄉(xiāng)吳中的鱸魚等美味,遂棄官而歸。 (7)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據(jù)《三國志?魏書?陳登傳》載,許汜(sì)曾向劉備抱怨陳登看不起他,“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劉備批評許汜在國家危難之際只知置地買房,“如小人(劉備自稱)欲臥百尺樓上,臥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求田問舍,置地買房。劉郎,劉備。才氣,胸懷、氣魄。 (8)流年:流逝的時光。 。9)憂愁風雨:化用蘇軾《滿庭芳》詞義,原句為“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風雨:比喻飄搖的國勢。 (10)樹猶如此:據(jù)《世說新說?言語》載,桓溫北伐經(jīng)金城,見從前所植柳樹已長得十分粗大,慨然嘆道:“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11)倩:請托。 。12)紅巾翠袖:女子裝飾,代指女子。 。13)?(wèn):擦拭。 譯文 遼闊的南國秋空千里冷落凄涼,江水隨天空流去,秋天更無邊無際。極目遙望遠處的山嶺,只引起我對國土淪落的憂愁和憤恨,還有那群山像女人頭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的太陽斜照著這樓頭,在長空遠飛離群孤雁的悲鳴聲里,還有我這流落江南的思鄉(xiāng)游子。我看著這寶刀,狠狠地把樓上的欄桿都拍遍了,也沒有人領會我現(xiàn)在登樓的心意。別說鱸魚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風吹遍了,不知張季鷹已經(jīng)回來了沒?像只為自己購置田地房產(chǎn)的許汜,應怕慚愧去見才氣雙全的劉備?上r光如流水一般過去,我真擔心著風雨飄蕩中的國家,真像桓溫所說樹也已經(jīng)長得這么大了!叫誰去請那些披紅著綠的歌女,來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淚! 背景 該詞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間建康通判任上。這時作者南歸已八、九年了,卻投閑置散,作一個建康通判,不得一遂報國之愿。偶有登臨周覽之際,一抒郁結(jié)心頭的悲憤之情。建康(今江蘇南京)是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的都城。賞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據(jù)《景定建康志》記載:“賞心亭在(城西)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賞之勝! 評價 這首詞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闋開頭以無際楚天與滾滾長江作背景,境界闊大,觸發(fā)了家國之恨和鄉(xiāng)關之思!奥淙諛穷^”以下,表現(xiàn)詞人如離群孤雁、像棄置的寶刀難抑胸中郁悶。下闋用三個
典故
對于四位
歷史
人物進行褒貶,從而表白自己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嘆惜流年如水,壯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熱淚。 這是稼軒早期詞中最負盛名的一篇,藝術上也漸趨成熟境界:豪而不放,壯中見悲,力主沉郁頓挫。上片以山水起勢,雄渾而不失清麗!矮I愁供恨”用倒卷之筆,迫近題旨。以下七個短句,一氣呵成。落日斷鴻,把看吳鉤,拍遍欄桿,在闊大蒼涼的背景上,凸現(xiàn)出一個孤寂的愛國者的形象。下片抒懷,寫其壯志難酬之悲。不用直筆,連用三個故實,或反用,或正取,或半句縮住,以一波三折、一唱三嘆手腕出之。結(jié)尾處嘆無人喚取紅巾“?英雄淚”,遙應上片“無人會,登臨意”,抒慷慨嗚咽之情,也別具深婉之致。 ??朱德才《辛棄疾詞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版。 賞析 該詞,上片大段寫景:由水寫到山,由無情之景寫到有情之景,很有層次。開頭兩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是作者在賞心亭上所見的景色。楚天千里,遼遠空闊,秋色無邊無際。大江流向天邊,也不知何處是它的盡頭。遙遠天際,天水交融氣象闊大,筆力遒勁。“楚天”的“楚”地,泛指長江中下游一帶,這里戰(zhàn)國時曾屬楚國!八S天去”的“水”,指浩浩蕩蕩奔流不息的長江!扒Ю锴迩铩焙汀扒餆o際”,顯出闊達氣勢同時寫出江南秋季的特點。南方常年多雨多霧,只有秋季,天高氣爽,才可能極目遠望,看見大江向無窮無盡的天邊流去的壯觀景色。 下面“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寫山!斑b岑”即遠山。舉目遠眺,那一層層、一疊疊的遠山,有的很像美人頭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頭上螺旋形的發(fā)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詞人的憂愁和憤恨。皮日休《縹緲峰》詩:“似將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有“山如碧玉”之句,是此句用語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雖見壯美的遠山,但愁卻有增無減,仿佛是遠山在“獻愁供恨”。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詞篇因此而生動。至于愁恨為何,又何因而至,詞中沒有正面交代,但結(jié)合登臨時地情景,可以意會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線,效力無由;再遠即中原舊疆,收復無日。南望則山河雖好,無奈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進取,卻力不得伸。以上種種,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遠山之獻供,一寫內(nèi)心的擔負,而總束在此片結(jié)句“登臨意”三字內(nèi)。開頭兩句,是純粹寫景,至“獻愁供恨”三句,已進了一步,點出“愁”、“恨”兩字,由純粹寫景而開始抒情,由客觀而及主觀,感情也由平淡而漸趨強烈。一切都在推進中深化、升華!奥淙諛穷^”六句意思說,夕陽快要西沉,孤雁的聲聲哀鳴不時傳到賞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對遠在北方的故鄉(xiāng)的思念。他看著腰間空自佩戴的寶刀,悲憤地拍打著亭子上的欄干,可是又有誰能領會他這時的心情呢?這里“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三句,雖然仍是寫景,但無一語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見之景,辛棄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國勢衰頹。“斷鴻”,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為“江南游子”自己飄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棄疾渡江淮歸南宋,原是以宋朝為自己的故國,以江南為自己的家鄉(xiāng)的?墒悄纤谓y(tǒng)冶集團根本無北上收失地之意,對于像辛棄疾一樣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棄疾看作自己人,對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擠的態(tài)度;致使辛棄疾覺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時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動。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語言來渲染,而是選用具有典型意義的動作,淋漓盡致地抒發(fā)自己報國無路、壯志難酬的悲憤。第一個動作是“把吳鉤看了”(“吳鉤”是吳地所造的鉤形刀)。杜甫《后出塞》詩中就有“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的
句子
。“吳鉤”,本應在戰(zhàn)場上殺敵,但現(xiàn)在卻閑置身旁,只作賞玩,無處用武,這就把作者雖有沙場立功的雄心壯志,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苦悶也烘托出來了。第二個動作“欄干拍遍”。據(jù)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記載,一個“與世相齟齬”的劉孟節(jié),他常常憑欄靜立,懷想世事,吁唏獨語,或以手拍欄干。曾經(jīng)作詩說:“讀書誤我四十年,幾回醉把欄干拍”。欄干拍遍是胸中有說不出來抑郁苦悶之氣,借拍打欄干來發(fā)泄。用在這里,就把作者雄心壯志無處施展的急切悲憤的情態(tài)宛然顯現(xiàn)在讀者面前。另外,“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除了典型的動作描寫外,還由于采用了運密入疏的手法,把強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筆墨之中,內(nèi)涵深厚,耐人尋味!盁o人會、登臨意”,慨嘆自己空有恢復中原的抱負,而南宋統(tǒng)治集團中沒有人是他的知音。 后幾句一句句感情漸濃,達情更切,至最后“無人會”得一盡情抒發(fā),可說“盡致”了。讀者讀到此,于作者心思心緒,亦可盡知,每位讀者,也都會被這種情感感染。 上片寫景抒情,下片則是直接言志。下片十一句,分四層意思:“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這里引用了一個典故:晉朝人張翰(字季鷹),在洛陽作官,見秋風起,想到家鄉(xiāng)蘇州味美的鱸魚,便棄官回鄉(xiāng)。(見《晉書。張翰傳》)現(xiàn)在深秋時令又到了,連大雁都知道尋蹤飛回舊地,何況我這個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鄉(xiāng)如今還在金人統(tǒng)治之下,南宋朝廷卻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鄉(xiāng),又談何容易!“盡西風、季鷹歸未?”既寫了有家難歸的鄉(xiāng)思,又抒發(fā)了對金人、對南宋朝廷的激憤,確實收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扒筇飭柹幔聭咭,劉郎才氣”,是第二層意思。求田問舍就是買地置屋。劉郎,指三國時劉備,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這也是用了一個典故。三國時許汜去看望陳登,陳登對他很冷淡,獨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許汜去詢問劉備,劉備說:天下大亂,你忘懷國事,求田問舍,陳登當然瞧不起你。 如果是我,我將睡在百尺高樓,叫你睡在地下,豈止相差上下床呢?這二層的大意是說,既不學為吃鱸魚膾而還鄉(xiāng)的張季鷹,也不學求田問舍的許汜。 作者登臨遠望望故土而生情,誰無思鄉(xiāng)之情?作者自知身為游子,但國勢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說,我很懷念家鄉(xiāng)但卻絕不是像張翰、許汜一樣,我回故鄉(xiāng)當是收復河山之時。作有此志向,但語中含蓄,“歸未?”一詞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層。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是第三層意思。流年,即時光流逝;風雨指國家在風雨飄搖之中,“樹猶如此”也有一個典故,據(jù)《世說新語。言語》,桓溫北征,經(jīng)過金城,見自己過去種的柳樹已長到幾圍粗,便感嘆地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樹已長得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這三句詞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時,我心中確實想念故鄉(xiāng),但我不不會像張瀚,許汜一樣貪圖安逸今日悵恨憂懼的。我所憂懼的,只是國事飄搖,時光流逝,北伐無期,恢復中原的夙愿不能實現(xiàn)。年歲漸增,恐再閑置便再無力為國效命疆場了。這三句,是全首詞的核心。到這里,作者的感情經(jīng)過層層推進已經(jīng)發(fā)展到最高潮。 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層意思:“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英雄淚!辟,是請求,“紅巾翠袖”,是少女的裝束,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詞。在宋代,一般游宴娛樂的場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這三句是寫辛棄疾自傷抱負不能實現(xiàn),世無知己,得不到同情與慰藉。這與上片“無人會、登臨意”義近而相呼應。 該詞是辛詞名作之一,它不僅對辛棄疾
生活
著的那個時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較真實的現(xiàn)實內(nèi)容,而且,作者運用圓熟精到的藝術手法把內(nèi)容完美地表達出來,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極其強烈的感染力量,使人們百讀不厭。 全詞通過寫景和聯(lián)想抒寫了作者恢復中原國土,統(tǒng)一祖國的抱負和愿望無法實現(xiàn)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難酬、報國無門、抑郁悲憤的苦悶心情,極大地表現(xiàn)了詞人誠摯無私的愛國情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gushi/412046.html
相關閱讀:
關雎原文+譯文+翻譯
館娃宮懷古
蘇軾描寫中秋節(jié)的詩
折桂令?丙子游越懷古
夏夜追涼
上一篇:
清明·無花無酒過清明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主題
劍客
夜泊牛渚懷古六州歌頭
長相思·汴水流
送杜十四之江南
關于重陽節(jié)的詩句古詩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懷古絕句·梅花觀懷古
天凈沙·秋思
已酉新正
表達遠大志向的經(jīng)典古詞句
推薦閱讀
無家別
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賤子因陣敗,……
《秋風辭》【賞析】注解+譯文
《秋風辭》 朝代:兩漢 作者:劉徹 原文: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
廣陵懷古
蟬噪鴉棲轉(zhuǎn)眼過,隋堤風景近如何?只緣占得風流號,惹出紛紛口舌多。注釋 (1)廣陵:古郡……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
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長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
司空曙的《金陵懷古》賞析
今天分享司空曙的《金陵懷古》,二十個字究竟有怎么樣的魔力,讓后人吟唱至今,我們來向徐……
相關閱讀
登樓寄王卿
結(jié)客少年場行 李白
早寒江上有懷
《醉落魄·丙寅中秋》郭應祥賞析
描寫長江的詩句 古詩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野老歌
長信秋詞五首
《滿江紅·中秋寄遠》辛棄疾賞析
墨萱圖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